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
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出师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诗人陆游曾在诗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撇开出师表的文学成就不提,单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写的内容,堪称“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上书后主,其内容更像是一封遗书,透露出诸葛亮即将北伐,前途未卜的忐忑心理。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诸葛亮在文中主要交代了国事,叮嘱后主宫内、宫外的大小事务,更多表现的是诸葛亮的一种忠贞的情怀。
而《后出师表》就完全不是同一种风格,这是在第二次北伐之前所作。
因为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这一次诸葛亮继续北伐,受到的阻力可就大多了,朝中自然有很多人对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不满,于是才有了这么一篇文章,主要目的是申明北伐的必要性。
虽然有人对《后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存疑,但是不妨我们先看一看这篇文章,然后再结合实际,来讨论下诸葛亮的北伐是否真的“势在必行”?
诸葛亮的六个理由
开篇点题,“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诸葛亮用“汉、贼不两立”点名了他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根本原因。
然后又引古博今,以六大“臣之不解”来解释自己再次北伐的必要性。
1.“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汉高祖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个皇帝,麾下谋臣如雨,武将如云,却依然还要屡屡犯限,这才能平定天下。
现在的蜀国比起高祖时期差得太多了了,想要平定天下,岂能不犯险?偏安一隅,就能等着天下自动臣服吗?
2.“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当初孙策出兵江东的时候,手下不过两三千人马,刘繇作为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名正言顺,拥有大义名分,会稽郡守王朗等人也是身孚人望。
面对孙策出兵,一个个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却迟迟不肯动兵,坐等孙策一步步壮大,最后一个兵败身亡,一个成了阶下囚。
3.“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智力过人,用兵也有孙武、吴起之能,可是他不也是经历过一次次险境,这才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4.“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曹操攻打过五次昌霸(昌豨,泰山群寇之一,屡屡投降,后而背叛)都不能收服他,四次想越过巢湖攻打孙权不也没能成功?想要任用李服(王子服),李服与董承等人密谋准备诛杀曹操;委任夏侯渊镇守汉中,夏侯渊不也兵败身死,让我们夺取了汉中?
先帝在世时,经常称赞曹操能力非凡,可是曹操也能反复犯错,何况我这样的普通人呢?怎么可能事事料敌于先,又怎么敢说大话,每战必胜?
5.“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从臣到汉中,准备北伐开始,到如今寥寥数年,先后死了赵云等曲长、屯长以上的将领七十余人,其他的将领又有一千余人。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仅仅是益州的人才,而是先主在数十年间,网罗天下人才,各州郡前来投奔的精锐。
再过几年,这些人才就要损失三分之二,长此以往,等人才凋零殆尽,用谁去灭敌呢?
6.“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现在益州百姓穷困,士兵疲敝,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
战争不结束,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防守敌人进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其实都差不多。
现在敌我双方强弱悬殊,如果我们以一州之力,等待敌人主动出击,与敌人打旷日持久的防守战,真的有胜利的希望吗?
《后出师表》总结
《后出师表》旁征博引,以古今名人(汉高祖、刘繇、曹操等人)的实例为佐证,来说明想要平定天下,就不可能不冒险。
固然现在敌我悬殊,我方胜算下,以小博大本身就是冒险之举,可是自古以来,想要获取胜利,哪能不冒险?
然后以曹操为例,哪怕是英明如曹操,也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我们北伐已经是冒险,况且我诸葛亮自认不如曹操,那么第一次北伐失败有什么好揪着不放的呢?怎么能因为第一次北伐失败就要放弃匡扶中原的梦想?
另外,现在不北伐,更待何时?当年先主从冀州一路转战到益州,网罗天下才俊,这才创立蜀汉的基业。
可是短短数年之间,跟随先帝的老臣已经有很多跟随先帝而去,人才逐渐凋零。现在仅凭一个益州,虽然能有所补充,可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总是比不过当年,并且一年不如一年的。
长此以往,人才凋零殆尽,还有谁能北伐呢?
最后,“汉、贼不两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在未平定天下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
无论是我们北伐曹魏,还是曹魏来伐蜀汉,仗总是要打的。既然要打仗,总会有消耗,我主动出击与被动防守,消耗差距并不大。
既然如此,等敌人主动打过来,被动应对,凭我们一个小小的益州,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所谓“久守必失”,打旷日持久的守城战,无疑容错率太低,无论是对民心、士气的考验,还是对麾下将领的信任,都会成为一个很难应对的问题。
一个应对不合适,有人开城投降,或者里通外敌,很容易就导致失守。
所以,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小国守城,总是很难长久的,与其如此,不如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代守,主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诸葛亮另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
任何一个*权,自从建立之后,就难免有利益之争,导致内部倾轧。
比如三国中的另外两国,最强大的曹魏,就是亡于内部斗争,权臣司马懿杀死曹爽之后,彻底掌控曹魏*权,在经过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的一步步经营,曹魏已经可以说名存实亡。
第二强大的孙吴,比起曹魏也好不了多少,自从东吴大帝孙权死后,先后内乱而死的宗室、权臣不胜枚举。虽然东吴的整体实力大概有蜀汉的两倍,但是在对曹魏的战场上,取得的成就却还不如蜀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内部不统一,力量不能集中。
相比而言,最弱小的蜀汉,却是最团结的一个国家,也正是因此,蜀汉才能与吴、魏并立。
难道蜀国就没有内部矛盾吗?
当然不是,别说偌大一个国家,就是小至一个郡、一个县的势力,只要建立了*权,就不可能不存在内部矛盾。
比如说,诸葛亮临终之前,设立了两位辅*大臣,为何到后来,只有诸葛亮一人权倾朝野,流芳百世?
李严是什么时候从唯二的辅*大臣,被贬为平民的?
就是在北伐期间,就是在北伐过程中!
诸葛亮通过北伐,通过统一对外这个大的外部矛盾,成功转移了内部较小的矛盾,也将内部倾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不得不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魅力所在,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在权利争夺过程中,也用了一些手段,但是最终的结果,或者说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弱小的蜀汉能将力量拧成一根绳,能集中全力北伐,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诸葛亮将内部矛盾转移为外部矛盾,自己集**大权于一身,却并没有如董卓、司马懿等权臣一样以权谋私,所以才能得到蜀汉上下官员,乃至于后世之人的尊敬。
如果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穷兵黩武”,那无疑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看法。战争的魅力就在于诞生奇迹,化不可能为可能!如果仅仅只看国力强弱,根本就不需要战争,还不如早点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