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合肥说说巢湖书院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从三百年前恪守“文风须向上游争”的巢湖书院,到如今教育人才辈出的*麓师范,从古镇三河到诺贝尔领奖台上的杨振宁……历史见证了这一方水土的繁荣,千年时光不改巢湖之畔的“好学之风”。

历尽沧桑的“巢湖书院”

到如今依旧文风昌盛

“扬正学之气,行好学之风。”勤学、好学,追溯起传承于巢湖之畔的这一优良学风,还要从“巢湖书院”说起。

据史记载,巢湖书院旧为“义学”,雍正十一年时下诏鼓励各地修建书院,由知县朱谌始建,惜未成,后由华湘、涂宁等多次改建。“巢湖书院”在当时影响较大,地方志、书院志对其多有记载,也培养了众多人才。据悉,嘉庆乙丑科进士杨欲仁曾任该院院长,并为院门题联一副:“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藉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游争。”

年9月,朝廷以光绪名义颁发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也宣告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当时,巢县知县*绍顺应潮流,将原作义学的巢湖书院改为“巢县高等小学堂”,到年,再改小学堂为“巢县官立中学堂”。

“巢县官立中学堂”也就是当时巢县所建的第一所中等学校,就位于卧牛山东麓的原巢湖书院内。学堂坐西朝东,背靠卧牛山脊,隔山与巢湖相望;大门正东面迎旭日,且借大寺巷通向商业繁华的北大街。此后百余年间,始终恪守“文风须向上游争”这一树人宗旨。

曾经的巢湖书院今何在?10月20日,记者一行前往探寻。

巢湖之畔的万年街,千年时光不改巢湖“好学之风”。

“‘巢湖书院’在有关巢湖的书籍中有诸多记载,据说在如今巢湖市的卧牛山一片,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旧籍留存。”据巢湖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曾经的“巢湖书院”后虽沧桑多变,但该址均为办学之地。根据《巢湖市志》记载,“巢县官立中学堂”后来逐步演变成巢湖一中(后校区为巢湖二中使用)。

这一说法与巢湖一中的校史也相吻合。

创办于年的巢湖市第一中学,其前身正是历经清、民两代的“巢湖书院”。据学校校史记载:年,改为“巢县高等小学堂”;年,改为“巢县官立中学堂”,学校中学历史自此肇始,年,定名“巢县中学”;年,正式更名为巢湖市第一中学。

由此可见,曾经的“巢湖书院”正是巢县文脉的发端地,虽历经沧桑,到如今依旧文风昌盛、薪火传承。

著名词人杨欲仁

曾为“巢湖书院”院长

由古至今人们对学习的推崇,使得史册记载了巢湖之畔许多勤奋好学的故事。“巢湖书院”院长杨欲仁,就是其中之一。

清道光年间,巢县籍赴外任县官多年的社会贤达与文化名士杨欲仁告老还乡后,接任“巢湖书院”院长,并亲自撰写对联“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藉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游争”,并由工匠镌刻在书院大门的两旁,以此警示和引导在此求学的莘莘学子,对外又可昭示书院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办学宗旨。

杨欲仁是何许人?他在当时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在年出版的《巢湖市志》中,将他作为巢湖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录入。其中介绍:“杨欲仁(-年),清朝文学家,字体之,号唯唯道人,今居巢柘皋人,世居柘皋镇太平坊。嘉庆十年(年)进士。历任睢宁、赣榆、泰兴、砀山及丰县知县。离职后,主讲宿迁钟吾、颍州清颍与六安赓扬等书院。晚年返故里,任巢湖书院院长。”其后刊印的巢湖市《柘皋镇志》,对杨欲仁这位本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作了详述。

作为清代中叶巢县籍的一名官宦贤达与文化名人,杨欲仁在历史中留下一定的印迹与遗墨,且为后世所称赞。清乾隆初年所建的杨氏宗祠的大厅内,在道光朝挂有“殿试二甲”和“钦点敕封”两块匾额,以示这位嘉庆乙丑进士所受的“皇恩浩荡”。

为官为教声名斐然之外,杨欲仁在书画艺术作品上的造诣也多有记载。

作为清代中叶一位著名书画家,他的画以墨梅为逸品,善用指头画梅花,苍劲古朴,横空绝世,因而又自号铁梅道人,遗作精品有百幅梅花百首诗。

江西南丰县城南枫岭之巅的万福古寺系清顺治年间所建,嘉庆时在寺东路口建有一“枫岭亭”,其匾就是请进士杨欲仁所题。他的书画作品多毁于兵燹匪患,流传不多,现青岛博物馆少有珍藏,网上亦有其真品介绍。杨欲仁先生的诗清峭拔俗,常以诗会友,在江苏南京享有盛名,《居巢诗苑》内录存有《题墨梅》《荷花》《霜柳》及《八十自寿》等五、七言绝律40余首。此外,杨欲仁还是一位著名词人,在叶恭绰先生所编辑的《全清词钞》中,收入的清代皖籍词人约位,他也是巢县的唯一入选者。

江淮晨报全媒体发布中心出品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梅梅

摄影/卓旻

点和转发扩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