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安徽南北文化差异巨大 [复制链接]

1#

安徽从南至北,被长江、淮河两条水系分隔成皖南、皖中、皖北三段,俗称“江淮大地”。

秦岭——淮河一线为传统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气候,以南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素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的说法。这种地理气候差异体现在饮食习惯上,便是皖北以面食为主,皖南以米饭为主食,皖中二者过渡。

历史沿袭、地理气候、饮食特征等差别影响,决定了安徽人文化性格上南北迥异。

▲皖南、皖中、皖北(图片源自网络)

——“*泛”皖北——

*河,“四渎之宗”,中国人的“母亲河”!

*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多公里。中段呈“几”字形流经*土高原时夹带着大量的泥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日积月累下,*河下游河床逐步抬升,淤填成了一条悬河。

古时,*河以“三善”著称。这“三善”可不是什么善良的善,而是“善淤、善决、善徙”。向来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河决口泛滥超过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之多。

*河下游的河道就如同一个钟摆,千百年来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进渤海,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处于一个以河南洛阳孟津为顶点,北抵天津市、南界淮河的三角区域内。大概包括了今天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东部等范围。

于是,民间习惯性称这片多灾多难的区域为“*泛区”。

▲*河改道历史(图片源自网络)

民间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描述的就是*河改道情形:原本在河东岸的村庄,因为*河改道,一下变成了河西岸,就跟儿戏似的世事无常。

一两千年来,这种频繁的决口所带来的灾患就如同梦魇般笼罩着这片土地,水患发生时,轻则倾家荡产逃荒乞讨,严重时更是易子而食惨绝人寰。

▲电影《一九四二》展现的就是*河决口后的场景(图片源自网络)

每一次*河的改道,这片土地的格局就面临着一场新的洗牌与重构。原有社会秩序崩溃,熟人信用体系崩塌,基层乡土道德约束瓦解,灾后一切重新开始。

在这极端恶劣环境中,人们为了争夺生存权,丛林法则才是真理。“争强好斗”、“坑蒙拐骗”、“偷抢扒拿”等诸多贬义词逐步成了这个片区人们的印象标签。“*泛区”也就成了全国地域黑的重灾区。

当然,硬币也有着正反两面。如果说恶劣的生存环境拉低了灾民的道德信仰的话,那么频发的灾难也磨炼出了这个区域人们坚毅勇敢的性格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纵观历史,许多耳熟能详的乱世枭雄往往都出生在这里。据统计,古代历朝开国君王中有近五分之一生长于“*泛区”,如:项羽、刘邦、曹操、孙权、朱温、朱元璋、南朝刘裕、萧道成、萧衍等。

安徽皖北淮河平原恰好就处于“*泛区”范围内。历史上,这里多灾多难却又开拓性人才辈出。前面所列的乱世枭雄中,朱元璋出生于凤阳,曹操来自亳州,朱温砀山人。

——儒贾皖南——

如果说皖北地处“*泛区”生存环境恶劣的话,那皖南以丘陵山地为主,山高林密,人多地少,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

不同于皖北“*泛区”的考验人性式的生存斗争,淳朴善良的皖南先民为了讨生活,通过不断的奔走开拓,最终摸索出了"以贾代耕"、"寄命于商"的另一条生存之道。

自东晋起,皖南人从小本买卖做起,背井离乡走出*山,顺着新安江、长江通向江浙,经京杭大运河而逐渐活跃于全国。最终孕育了明清时称霸中国商界年的巨大商帮——徽商。

▲徽商故里徽州(图片源自网络)

徽商最大的特点则是“商而兼士,贾而好儒”。至明清时,曾经蔽塞贫困的皖南山区已经是"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崇文重教之乡。加之强大的商业积累支撑,皖南逐渐成了文化兴盛之地:徽州文房四宝(宣笔、宣纸、徽墨、歙砚)热销全国;徽菜成为八大菜系之一流行于世;徽派建筑自成一体,粉墙黛瓦中自有千秋。

皖南文人、才子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南宋理学奠基人“二程”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古徽州、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籍贯绩溪、教育家陶行知是歙县人。

——中庸皖中——

皖中,地处江淮间,西靠大别山东临巢湖,地貌上兼顾台地丘陵与平原。文化性格承南启北,兼容并蓄。既融皖北人的坚毅勇敢与开拓,又合皖南人的温婉儒雅的才气,刚柔并济,开放包容。

历史上,皖中出生的著名人物则往往以具中庸风范的官僚为主,典型的有宋朝“包青天”包拯,清末“李中堂”李鸿章,民国段祺瑞。

▲合肥人李鸿章(图片源自网络)

——写在最后——

因为由“广府”“客家”与“潮汕”三个文化特色各异的主要族群组成,有人形容广东:“一省像三省”。其实,这个评价若用在安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上,我觉得也是再恰当不过的。

有朋友提醒我说,文章文字写太多没人会有兴趣看!

这样吧,若觉得前面文字太多,懒得细读,了解安徽南北地域文化个性差异,只用记住一句就够了:皖北出帝王,皖中产官僚,皖南兴文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