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文里的生僻字带我们认识可爱的它 [复制链接]

1#
皮肤病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tslf/190424/7086985.html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近日,不少来自远方的珍稀冬候鸟都飞抵巢湖,它们有的留在合肥越冬,有的则在这里暂作休整。不知你可曾留意,许多鸟类的名字都带着生僻字,像凤头鸊鷉、黄胸鹀、棉凫、黑翅长脚鹬、红喉歌鸲……想正确念出它们的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


  有趣的是,在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过这些“小可爱”的身影了,细细品味,各类可爱灵动的鸟儿奔走在诗篇之上,如“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既是多年前就有了记载,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鸟类的名称中很多都带着生僻字啦。


  观鸟爱好者、安徽大学胡秋银副教授告诉记者,据考证,《诗经》中涉及鸟类42种。其中,有不少在巢湖出现过。而这42种鸟类中,不少都是生僻字。


  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项目组鸟类专家虞磊表示,环巢湖有确切记录的野生鸟类有余种。今年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余种,有不少是新发现的鸟种。这也说明巢湖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完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带着生僻字的它们吧。


  黄胸鹀(wú):


  黄胸鹀的“鹀”由“巫”和“鸟”组成,读作“wú”。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个字吧。它是一种小型鸣禽,叫声非常婉转动听。体长14-15厘米。它还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的评级从“濒危”上升为“极危”,这意味着它们种群的延续受到人类过多干扰,面临困境。


  年10月11日,在巢湖边,合肥观鸟爱好者发现了极危物种黄胸鹀。这已经不是黄胸鹀第一次造访。黄胸鹀是合肥的旅鸟,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路过合肥。


  白鹭(lù):


  “鹭”是由“路”和“鸟”组成上下结构的字。《诗经》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描绘了一群白鹭一飞冲天的唯美意境。古诗“一行白鹭上青天”“漠漠水田飞白鹭”令我们想象碧空如洗、遍地翠绿的田园风光。可见,白鹭是古人喜欢的鸟儿,被赋予飘飘欲仙、纯洁无瑕的文化内涵。


  鹭科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它们临水而居,曲颈长喙,是环巢湖地区的“老居民”。年5月,人们在巢湖岸边发现了一个大型鹭鸟繁殖群,约余只,白鹭、大白鹭、中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在这里翩翩起舞。


  棉凫(fú):


  “凫”由“鸟”字的一部分和“几”字组成。


  “凫”即野鸭。“凫”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如“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年7月,合肥观鸟爱好者在巢湖发现了棉凫。棉凫是中国体型最小的野鸭。它头圆,脚短,远远看上去像一团棉球,故得名“棉凫”,俗名水葫芦。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鸳鸯(yuānyāng):


  “鸳鸯”,这两个字尽管不太好认,但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它们极其熟悉。这要归功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将鸳鸯喻为情侣,为它注入了情感色彩。鸳鸯这两个字很有意思,除了都由上下结构组成以外,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


  《诗经》中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特别漂亮,尤其是雄鸟,在求偶季节,它们身上的羽毛色彩艳丽。其实鸳鸯也是鸭科,古人也一定是注意到鸳鸯远比一般野鸭更好看,故不称其为“凫”,而单独为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近些年来,鸳鸯每年都飞临合肥。年,鸳鸯第一次在巢湖被发现,观鸟爱好者拍下了珍贵的图片。


  白鹈鹕(tíhú):


  “鹈鹕”这两个字也属生僻字,在《诗经》中有“维鹈在梁,不濡其咮”,“鹈”即指鹈鹕。这是一类大型水禽,它们因一张长而粗直的大嘴而出名。它的嘴下有一橙黄色皮囊。如果你知道鹈鹕怎么觅食,就不难理解它的俗名为什么是“淘河”了。


  今年,在环巢湖生物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鹈鹕。


  白鹡鸰(jílíng):


  白鹡鸰,一只从《诗经》中飞出的黑白小鸟,因叫声清脆响亮、音如“jilin-jilin”而得名“鹡鸰”。


  《诗经·小雅·常棣》里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说的是一只鹡鸰困在原野,它的兄弟都来相救。成语“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


  白鹡鸰是合肥的留鸟,在巢湖等多地都可以看见它匆忙的身影。黑白对比鲜明的羽毛,胸口爱心形的黑围兜,上下摆动的尾巴,看起来格外机灵。


  凤头??(pìtī)


  接下来让我们隆重请出这一届生僻字的“第一名”——“凤头??”。它是一种游禽,善于潜水,也是体形最大的一种??。瞧,这俩字,瞅上好几眼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吧。


  凤头??不仅名字富有文化,还有着极其有趣的舞蹈——“撞胸舞”。每逢求偶季节,雄鸟和雌鸟在水中跳起“撞胸舞”,或对视高歌,或点头摇摆,婀娜多姿,令人叹为观止。


  在环巢湖湿地的大片水域中,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凤头??的身影。如果你想幸运地欣赏到它们跳“求偶舞”,那么请记得在春分前后去看它们哦。


  在古文中也有多次提起过这种鸟儿。如汉蔡邕《短人赋》:“雄荆鸡兮鹜鷿鹈,鹘鸠鶵兮鹑鷃雌。”这里的亦作“鷿鹈”就是指“??”。


  红脚隼(sǔn):


  “隼”这个字并不常用,它基本上都是出现在鸟名里。


  《诗经·小雅·采芑》云:“鴥彼飞隼,其飞戾天。”文中提到的隼,是在合肥每年都能见到的一类猛禽。在巢湖附近的四顶山上,合肥的观鸟爱好者经常有机会观察到红脚隼、燕隼、游隼等。其中,红脚隼身形娇小,看起来萌萌哒,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0至公里。


  鸱鸮(chīxiāo):


  这两个看起来有些相像的字念作“chīxiāo”。提及它的“花名”,相信你很熟悉啦,它就是我们常说的“猫头鹰”。


  《诗经·豳风·鸱鸮》中有云:“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其中起兴的对象就是猫头鹰。


  猫头鹰多是夜行型猛禽,面部圆圆似猫,两只眼睛又圆又大。在巢湖周边,观鸟爱好者发现过夏候鸟红角鸮和冬候鸟短耳鸮和长耳鸮。


  鸠(shījiū):


  鸠即布谷鸟,指大杜鹃。叫声为两声一度,“布谷,布谷”。《诗经·曹风·鸠》中提到:“鸠在桑,其子七兮。”


  大杜鹃是夏候鸟,春夏之交来合肥,夏秋之际飞走。它是巢寄生鸟类,通常把卵产在其他鸟如东方大苇莺的巢中,让别的鸟帮它孵蛋育雏。


  合报全媒体记者张梦怡


  图片由徐蕾夏家振钱茂松提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