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节假期,中国商业地理写作先锋作家王千马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53196.html

王千马,知名财经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先锋作家,桐城市作协会员。“吾球商业地理”公号创始人。出版有《重新发现上海-》、《恰桐城少年》等十数部作品。

大皖新闻讯近日,桐城中学届校友王千马在他的新书《城市战争:国运、时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国区域沉浮》中,有一章节深度谈到了安庆。

春节假期,王千马在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专访时,畅谈起了在未来的城市战争中,安庆“重振雄风、重塑辉煌”等方面的思考。

王千马新著《城市战争》

新安晚报:打捞城市发展变迁,作为家乡人,谈谈您对安庆历史和现在的认识?

王千马:安庆当年是长江五虎,背后的原因是“长江”。今天成为安徽老五,背后的原因也是“长江”。在五虎时代,也是长江的*金时代。安庆之所以建城,甚至在康熙江南分省之后,成为安徽的首任省会,也正是其位于长江沿岸,为武汉至南京之间的重要节点。“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向上,可控洞庭、彭蠡,往下,一泻千里,直面的便是毫无屏障的长江中下游。所以,在旧中国南北关系比较紧张的时代,襄阳和安庆就成了*事重镇。蒙古人当年打下襄阳,然后沿汉水进入长江,再打下安庆,南宋就在劫难逃。

在*事重镇之外,让安庆被认真对待的,还在于其商业上的流通。在旧中国,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水路交通永远比陆路交通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哪怕到了清末被动的沿海开放时代,由于长江水路可以让中国内陆对接沿海,所以沿江也相继得以开发。因境内水道弯曲,安庆成为天然避风港,水域全年都较为稳定,可全年通航。加上盛唐山附近又有皖河于此交汇,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来自上下游的诸多货物,大多选择从安庆中转或流通。尤其是腹地盛产的棉花、茶叶、稻米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涌进安庆码头,并随着货轮发向全国各地,安庆不仅名扬全国,而且也为自身的商业发展孕育出了肥沃的土壤。到今天,我还记得安庆出过很多老字号,像胡玉美、余良卿、江万春等。

所以我才会在《城市战争》这本书一开始,从迎江寺面前的那一滩江水开始写起,尽管水患让安庆备受困扰,但长江却是安庆这座城市的产婆。

不过,安庆成于长江,但恰恰也因为长江在近代的“失落”,而“败”于长江。在这种失落的背后,除了沿海开放中对沿海的资源倾斜之外,铁路交通的兴起,让水路变得相形见拙。不幸的是,在中国近代这一股基建浪潮当中,安庆甚至包括日后的省会合肥,都阴差阳错成为了边缘者,没有享受到早期铁路带来的红利,以及巨大的加持。

一边是长江丧失自身的优势,更要命的是,持续不断地去“南京化”,让安庆也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省会位置。多年来,安庆作为南京上游的门户,动乱时代,打南京必须打安庆,这造成了安庆作为一省省会,却需要为另一省背锅。所以,为了保证安徽整个省的发展,居中的合肥成了必然之选,这也让安庆在近代失去了重要的*策资源。

今天我们很少有人能回望当年安庆的风光。看当地文化学者汪*兄的著作,你会发现,清末民初的安庆,是那么的人文荟萃。桐城派后期大师很多都曾活跃于省城,今天著名的桐城中学就是从省城起步。胡适曾于省城讲学。而在安庆城天台里街“世太史第”,则诞生了赵朴初。在赵朴初故居,我看到苏雪林的照片。作为赵的诗词课老师,江南才女苏雪林和张爱玲一样同为近代传奇女子,十八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立安庆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刘文典主持的安徽大学也在此地。这里不仅出文人,还出艺术家,有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的舒绣文……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当年创建的安庆内*械所,不仅让它成为中国近代工业不容忽视的“源头”,更让安庆这块热土因缘际会地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和肇始之地。此后安庆的近代化工业次第展开。安庆之所以在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这一段经历不无关系。但问题是,随着安庆在年代丢失省会地位,这样的风流也雨打风吹去。这段经历很像郑州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随着资源和人才的转移,开封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郑州坐大。

王千马说,在安庆采访的过程中,有安庆当地领导就提到,当年的安庆,很多人才都流失在外面,尤其去江浙,就会发现只要是制造业的工厂,里面的车间主任或分管生产的厂长,基本上都是安庆出来的。

这不禁让人感叹,*治地位的变动,资源和人才的流失,让安庆一步错步步错;与此同时,错失铁路交通,到年代才有铁路的气息,让安庆一步慢步步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沿江发展所造成的地形逼仄,让安庆长期保持一种“蜗居”的状态,这在有外来血液进补之时,还能保持旺盛的活力,一旦成为一塘静水,就容易导致思维出现定势,难以打破。安庆之所以落伍,也在过去很难找到内生动力有关。

但是距离长三角很近,对和平时代的安庆,同样也是优势。它接下来要做的,是不断地解放思想,不停地向东看。但不得不承认,合肥是省会,在强省会时代,注定着安庆很难超越,阜阳有自己的人口优势,而芜湖和滁州,则比安庆更靠近江浙沪……

王千马新著《城市战争》一书中有关安庆的章节

新安晚报:如何让优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一轮文旅中心城市中发挥作用?

王千马:老实说,文化底蕴深这个问题让我立马想起自己在《城市战争》中写的开封,以及洛阳、西安这些古城。因为它们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城墙。在我看来,这个城墙就是文化底蕴的“物化”。但是,由于这堵“墙”的存在,让它们优越感十足的同时,也遮蔽了它们向外看的视野,最终导致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洛阳、开封之内大半个中原的“经济塌陷”。

安庆也有这样的墙,当年为了造安庆城,几乎拆光了晥口。尤其是南宋嘉定十年()五月,安庆知府*干以“金人破光州”为由,奏请朝廷,建城御敌,据《宋史·*干传》记述推算,安庆城墙长度为丈,约合9.6里,城门、壕堑和防御设施毕备。而安庆下辖的桐城,更有座全国闻名的墙,为全国唯一的正圆形城墙,轮廓形似龟壳,取“龟永寿”的意向。这样的城墙,曾抵御了张献忠率*数次冲击,保护了县城安宁——只可惜,在抗战期间为了防止“资敌”,当地*府竟将桐城的古城墙拆除。而安庆的古城墙啥时候拆的,我很长时间不清楚,后来查资料,说是在年代拆除的,只在大观区北正街附近,至今有一段古城墙遗址,而它是作为监狱的外墙而存在。

尽管城墙没了,但是无形的墙还存在。它们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却不容易一时被拆除。这让大家感受传统文明所带来的封闭的同时,也同样难以突破自己。所以,安庆之所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举步维艰,和各种变故有关,也和我前面所说,内生动力缺乏有关。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将自己的城墙拆除掉,真的就对么。换句话说,我们将自己的文化底蕴当成包袱抛弃掉,就对么?这显然值得商榷。今天,显然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一心向钱的时代,随着人民逐渐富裕,腰包也逐渐鼓胀起来,他们对人生的诉求,已经不止是吃喝玩乐,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之后,还需要更高级的审美和自我实现,对被时代一度边缘化的开封来说,有着宋韵水城,北方罕见;明清城墙,全国第二的它又会成为时代的香饽饽。同样,有着迎江寺、振风塔、大观亭、倒扒狮街,还有着天柱山、太湖五千年文博园、怀宁孔雀东南飞景区,以及赫赫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桐城的安庆,也肯定会成为新一轮文旅中心城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四个自信”,其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也成为我们国人在新时代的要求和必然决心。某种意义上,优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重要来源。站在这些底蕴之上,将会帮助我们看得更远,望得更清,从而找回并认识我们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观。

此外,文化底蕴还能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素养,也是一个城市打造自身独特个性的一块重要“基石”。正像我此前常说,今天很多城市都千城一面,让你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到了哪里,但是,当这个城市拥有无数文化地标,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你,这就是桐城,这就是安庆,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今天很多城市重新恢复名人故居、恢复文物设施,甚至重新修葺城墙的重要动因,但问题是,过去被毁掉了,再也很难修回来了。

这里我还想说的是,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又在修“墙”,但我认为,人心里的那堵“墙”,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予以拆除,拆净,拆清。只有将心里那种高高在上,让人躲在小楼成一统不管外面春夏与秋冬的墙给拆除,才能真正打开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世界。

王千马在讲课时的情景

新安晚报:在未来的城市战争中,谈谈您对安庆“重振雄风、重塑辉煌”的路径有哪些建议?

王千马:接上个话题,我觉得安庆在未来城市战争中立足,破除旧有的心结,一定是得放在首位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虽然安庆有着辉煌的过去,但今天的安庆已然不是安徽的省会,我们就不要念念不忘,甚至妄想省会何时能重新回归,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迎难而上!安庆要想发展,只能深化开放,积极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正如当地所认为的那样,“促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与发达地区等高对接”,要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要讲效率和效益,还要讲“竞争”,“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并要超过它,就不会永远疾驰飞奔”。要引导企业强化市场主体意识,千方百计增强内生动力,此外,在共同富裕、中西部崛起的背景之下,如何利用好沿江节点城市的区域优势,来重新出发。

只有放下执念,我们才有可能做好自己的产业振兴。安庆不是没有发展产业的机会,尤其是随着沿海产业外溢,安庆正是除芜湖等城之外,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打造成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可以上接武汉、九江,下接南京、上海的安庆,枢纽价值又一次被重新发现。它可以和众多大城一起同气连声,在产业上互通有无,并通过长江这个运输通道,输送出海。

对安庆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多年的文化底蕴上所喷薄而出的人才。我在《城市战争》中就列举过那些在外作出巨大成就的安庆人才:比如说潜山人王文银创办了正威集团,韩定旺创办了卫康制药,而阎焱是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太湖人李斌创办了蔚来汽车,望江人陈奇星创办了长盈精密,宿松人洪清华创办了驴妈妈,孙涛勇创办了微盟。更何况还有多年名声在外的桐城人,其中有李缜创办了国轩高科,毕国祥创办了天津宝迪,桂四海则在香港组建了远航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新一代“船王”,还有吴曼青出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寿出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委书记,当然还有一位就是在南京创办了雨润集团的祝义财……这让人感慨,安庆一直在支援全国,但就是心里“没有自己”。虽然,这些人才一度流失在外,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心怀故土。对安庆来说,如何推动这些人才回流,一定会让自己的产业事半功倍。幸运的是,今天的安庆,正在积极的“内建平台,外联老乡”。也就在年年底,桐城市*协主席潘利民和副市长占娜就带队赶往我所在的成都,在代表家乡领导看望我们这些在川游子之外,还积极推动桐城商会在成都的成立。他们希望,桐城商会成立之后,一方面要成为乡友共同发展的平台,另外一方面,就是链接四川和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更好地添柴加火,出谋划策!

除了“引流”,安庆要想重振雄风、重塑辉煌,还需要做好自己的内部建设。作为桐城人,这些年来深感安庆各区县的合力不是太强,这除了跟安庆城过于促狭,有点小牛拉大车的感觉,还跟安庆是一个地形多样的区域有关,这里有山区县,有平原县。此前由于交通的阻隔,导致北边的桐城和西、南的潜山、宿松、望江、太湖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太紧密。直到今天,很多桐城人都未必去过太湖或者望江。所以,这需要安庆通过交通,以及各种产业、文化的交流,加强各区县的连接,让安庆成为安庆人的一个真正共同体。此外,由于在普铁时代的失落,导致安庆被边缘化多年,如今,随着高铁建设的突飞猛进,安庆不能再迟疑。还是很幸运的是,今天的安庆,显然在高铁时代,已经抓住了其跳动的脉搏。这样一来,高铁加上长江水运,安庆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对外建设上,一是,安庆要放下自己对合肥的成见,积极通过桐城这样的一个桥头堡,和合肥牵手。在我于家乡生活的十多年内,“安合公路”曾是我跳不开的地标。它将安庆和合肥连接在了一起,而桐城则居中而坐。今天的安徽,依旧需要新的安合!对安庆来说,省会合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它随着科创的发展,以及强省会战略的推出,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随着合芜马三分巢湖,合肥的边缘已经和安庆相接!接下来,除了自身和合肥的互动之外,安庆还需要努力推动桐城融入合肥都市圈,借势发展;相应的,合肥也需要安庆。得承认,这个当年的庐州,在这些年来提升迅速,为国人所瞩目,但是城市的腹地,以及文旅资源相对欠缺。如果能联手安庆,不仅让合肥进一步“通江达海”,更让合肥能留住人流,以及人才。大家来合肥,谈谈产业,谈谈合作,然后再顺道南下,看看风景,体验一下文化,这一趟的旅程,便显得圆满了;

二是,安庆还需要顺着长江向下看,正像我在《城市战争》中所写,“下游的芜湖虽然在省会争夺战中败于合肥,此后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但是,积极对接江浙沪并努力融入南京都市圈,还是让芜湖在近些年突飞猛进,不仅在安徽全面推进与江浙沪协同合作中和马鞍山等城市一起成为‘排头兵’,而且还致力打造省域副中心,以及智造、创新、开放、生态‘四个名城’。至于马鞍山,这个因钢而兴的城市,根据年初发布的《*府工作报告》,也在全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某种意义上,安庆如果能和马鞍山、芜湖联手,打造皖江城市群,和合肥交相呼应。这样,安徽的发展便拥有双核动力。”这也让人很难不产生这样的想象,正像我为安庆所写的这篇文章所定的标题:“昔日‘长江五虎’,今啸皖江经济带”。当然,“安庆可以承认芜湖的成绩,但也别忘记自己才是皖江流域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日后又添桐城)。它应有自信,也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共同构建长江沿岸文化高地。”

我们需要安庆的再崛起,它不仅有这个能力,而且,从武汉到南京这漫长的长江北岸,也需要一座有影响力的城市。如果有,那一定非安庆莫属。

名家对《城市战争》一书的评价

新安晚报:对于家乡的*梅戏,您有哪些感悟?

王千马:说起*梅戏,很凑巧,我在年底正好看了一场剧场版,那是安庆*梅戏剧团到成都来演出!作为安庆人,能在成都看一场《女驸马》,既是怀旧,也是怀乡!想我上一次看*梅戏,还是多年前回合肥请家人看“王小二过年”!说起来,从小对*梅戏接触得不是太多,但一直很喜欢那种调调,有时还会哼哼“郎对花姐对花”,虽然哼不完全,但一哼便觉得这就是我的音乐“基因”!

有人说*梅戏节奏很慢,其实很多剧种都咿咿呀呀的,半天唱不完一句话!就像源出我们安庆徽班的京剧,小时除了武戏,很多文戏都让我看不下去!但是年纪越大,越觉得那一抬手一举足中,都是艺术!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这些戏剧,除了不懂,或是戏剧内容本身和现代有些脱节之外,还跟当下这个社会的喧嚣有关!当大家都急吼吼地往前跑,看见利益都拼命地争,自然而然就没有好的心境,来接受这些艺术的熏陶!

然而,因为这个社会节奏快,我们就不需要*梅戏,就一定要把*梅戏掰快?这倒有一些泼澡水却将孩子给泼掉的意思!

相反,正因为这个社会节奏快,我们更需要像*梅戏这样的慢节奏的存在!它让我们学着从世俗中抽身,去尝试接受那些咿咿呀呀,就像今天我们都在说,努力去过个“慢生活”!这不是躺平,而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听听*梅戏!当然,仓廪实而知礼节,当大家的经济实力都提升了,肯定会向文化寻找心灵抚慰的,这也是国家强大了,文化肯定会自信一样!说起来,比起西方的歌剧,中国的很多戏曲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它们能风靡,我们同样也可以!不过,有个问题值得大家考虑,就是刚才提到的,我们的戏曲表现的很多都是过去的内容,反应当下生活不多,所以造成了戏曲和当下脱节!我们的戏曲该如何走进今天,值得每个戏曲从业者思考!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