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资本局
原标题:“强省会”全面逆袭!深度解析18座千万级人口城市增长的经济密码
记者
袁野杨锐
5月21日,继河北、陕西、湖南、福建之后,山东省统计局也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在山东16个地级市中,人口超过万人的市有2个:青岛和临沂。这意味着,青岛成为又一座晋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稍早前的5月19日,湖南省统计局公布七普数据,长沙人口突破了千万,达到.8万人。
而据广东省统计局15日发布的七普数据,东莞人口也迈上千万级台阶,达到.6万。
随着青岛、长沙、东莞人口突破千万,此前河南南阳退出千万级人口城市,除了成都、武汉、哈尔滨三城还未披露七普数据外,结合年末各地的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8座城市人口达到千万级。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新晋”千万级人口城市长沙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量.4万,是湖南省人口增量的4倍多。同时,湖南省内共有8个城市人口在减少,减少规模都在50万左右。
而据5月18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该省省会城市合肥人口数达到了万人,不仅一举超过曾经的“省内一哥”阜阳,甚至力压南京,人口总量跃居长三角各城市第六。5月13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杭州以.6万人高居浙江第一,反超年省内人口第一大城市——温州。
此外,陕西省统计局也于5月19日公布了七普数据。西安作为陕西人口第一大市,人口总量达.29万人,其相比于年的人口增量仅排在深圳、广州之后,位列全国城市第三,人口总量超越苏州、杭州,居全国第八。
由于强省会城市的逆袭,中国千万级人口城市格局正在迎来大变局。
/1/
强省会城市全面逆袭
截至目前,已经有广东、浙江、河南、重庆、云南、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广西、海南、湖南、河北、陕西、福建和山东16个省市陆续公布了七普数据。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结合年各地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共有18座城市人口数量达到一千万以上,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杭州、武汉、哈尔滨、临沂、东莞、石家庄、长沙、青岛。这其中,有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杭州、武汉、哈尔滨、石家庄、长沙等9座城市属于省会城市。
5月13日,全国人口增量第二的浙江,公布了七普数据。
根据数据,与年相比,浙江10年间人口增长万人,远远地甩开了其他省份。其中,从人口总量来看,杭州以.6万人高居第一,而年的省内人口第一城市——温州,则以万人退居第二。
这充分说明了杭州的吸引力。
与年相比,杭州10年间增长.56万人,不仅高居浙江各城市人口增量第一,而且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其他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人口增长,与近些年的“抢人大战”不无关系。优秀的产业环境、营商环境、居住环境,尤其是杭州,已是不少互联网行业人才的第一选择。七普数据显示,浙江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达到.7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的就有.64万人,占总人口25%,外来人口已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另一个省会城市的反超,是郑州。
紧随浙江,河南省统计局5月14日公布了七普数据。数据显示,传统人口大省河南,目前全省常住人口共.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位居全国第三,低于广东和山东。
和杭州类似,年时还排在省内第二的郑州,一举反超。
10年之前,南阳以万人口,排在河南省内第一。10年之后,郑州总人口跃升至万,且增量达到近万,这一增量就目前来看,在全国仅次于深圳、广州和西安,高于已经公布数据的杭州、重庆。
郑州之所以能在10年之间实现“逆袭”,得益于河南举全省之力支持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近年来,郑州的发展成果也有目共睹,到年,郑州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2万亿,排在全国16位,紧追青岛、无锡、长沙。
同样的剧情,也出现在举安徽全省之力谋发展的强省会合肥身上。
5月18日,安徽省统计局发布了七普数据。和浙江、河南一样,年的安徽第一人口大市是阜阳。而合肥当时只有.2万人,比阜阳少90万人。而到了年,合肥以.98万的常住人口一跃超过了阜阳,而且一下多了多万,成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
合肥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安徽省内的城市格局,更为关键的是,合肥常住人口甚至历史性地超过长三角的老牌城市南京。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5月13日公布的数据,南京最新的常住人口数据是.5万人,比合肥少了5.4万人。
事实上,多年以来,江苏省会南京在大型城市扎堆的苏南地区存在感不足,只能向苏北和安徽释放影响力,其提出的“南京都市圈”更是地跨苏皖两省,包含了安徽的淮安、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地。
作为引领长三角江淮片区发展的“双子星城市”,一个是新兴城市,一个是传统老牌城市,即使扣除合肥分了巢湖部分地区的人口,原来南京人口也是远多于合肥的,且对安徽城市的吸引力也是远大于合肥。
但是如今人口被反超,这充分反映了合肥的发展。
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相比于年,合肥在长三角各城市人口总量的排名上升为第六名,而10年间的人口增量仅次于杭州和苏州,位列长三角各城市第三。
到了5月19日,中西部省会城市长沙、西安公布的人口数字再次刷新纪录。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消息,西安市作为陕西人口第一大市,人口总量达.29万人,比年增加.51万人,增长52.97%,占全省人口比重为32.77%。
按照目前的数据,西安相比于年的人口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列全国城市第三,人口总量超越苏州、杭州,居全国第八。
同时,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是的数据,长沙人口终于突破了千万,达到了.8万人,过去十年增长了.4万。
.4万的增量,意味着过去十年长沙平均每年增长30万人。在已经公布数据的城市中,长沙力压佛山、苏州、东莞、南宁、昆明、合肥、宁波和南京等城市的增量。
而随着此前河南南阳退出千万人口城市,以及青岛、东莞和长沙的加入,之前全国16座千万人口城市,如今将变成18座。
/2/
人口增长背后的万亿GDP城市扩容
强省会城市人口增量逆袭的背后,是强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崛起。
据红星资本局统计,在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50强中,年GDP超万亿的城市共有23个,包括了4大直辖市、11个省会城市、3个计划单列市、5个普通地级市。其中的11座省会城市依次为: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长沙、郑州、济南、合肥、西安、福州。
从进程看,全国万亿城市队伍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而强省会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
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7亿元,是中国内地第一个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年,北京GDP破万亿。两年后,第一个省会城市广州的GDP超过万亿。年,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四川省会城市成都携手跻身“万亿俱乐部”。之后,浙江省会杭州、江苏省会南京、湖南省会长沙的GDP也依次在年、年和年过万亿。
年,郑州引入富士康,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转折点。随后华为、中兴、OPPO、魅族等厂商落户郑州,形成产业集群,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随之大幅增长,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到了年,郑州市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已经发展到了全省总额的70%以上,位居中部6省省会城市的第一位。
也就在这一年,郑州也如愿携手宁波,成为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新成员。
去年,济南、合肥、福州、西安四座省会城市也一起迈入了万亿GDP城市的行列。
尤其是强省会典型城市合肥。
最近几年,合肥堪称网红城市。由于善于投资科技企业,比如京东方、长鑫半导体和蔚来汽车等,合肥更是被赋予了“最牛风投城市”的称号。
实际上,合肥的崛起,除了举全省之力的强省会战略,离不开其在科技产业上的长期耕耘。
早在年,合肥确定“工业立市”战略,并喊出“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策向工业倾斜”的口号。
为实现这一目标,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收入*面板,投资京东方,最后实现产业升级。年,拿出多亿*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上市浮赢超亿。年,拿出亿*蔚来等新能源,蔚来的股价差不多翻了10倍。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合肥一路开挂,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也一路先后超越包括太原、南昌、昆明、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和西安等8个省会城市。
年1月,合肥在上海张江之后,成为了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到了年,合肥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亿,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以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的产值更是陆续突破千亿大关。
可以说,作为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安徽举全员之力的支持。同时,合肥这些年确实押中了不少好项目,当地*府投资了京东方等具有前瞻性、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起了四个特别能打的主导产业。
而另一个“网红”城市,新晋千万级人口城市长沙,则靠的是发达的经济和低房价。
长沙的房价在中西部省会,甚至在全国,都是一个“洼地”。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长沙经济总量排名第14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第11位,但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却排在第64位。
过去十几年,长沙房价涨幅长期在省会城市中“吊车尾”。十年前,长沙住房均价只有6元/平方米;到年,长沙住房均价也仅为1万元左右。
人口大幅增长的另一省会城市西安,其吸引人口的“法宝”也是经济。
数据显示,年西安市生产总值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全省3.0个百分点。其中,年,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7.4%,固定资产投同比增长12.8%。
在16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中,地处西北的西安,虽然深居内陆,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但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西安背后的大西北,成为具备相当纵深的战略回旋空间。
/3/
部分三四线城市陷入“负增长”
不过,在人口加速流向强省会等一二线城市的同时,部分城市却陷入了人口负增长。
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年六普相比,陕西11个地市中共有渭南、咸阳、宝鸡、汉中、安康、商洛、铜川7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尤其是与西安相邻的咸阳市,10年人口减少了93.82万;而关中地区除西安外的四市合计减少了.33万人,陕南三市安康、商洛、汉中也缩减了64.17万。
这一现象并不是陕西特有。从已经公布的省市数据来看,中心城市特别是强省会城市人口大增,三四线城市人口大减,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省会城市长沙人口大增的同时,湖南共有衡阳、邵阳、常德、岳阳、怀化、益阳、湘潭、湘西8个城市人口在减少。而且,衡阳、邵阳、岳阳、益阳,四个带“阳”的城市,过去十年人口大量减少,减少规模都在50万左右。
如果与年数据对比,还会发现更惊人的一幕。年数据与年数据对比,整个湖南除了长沙大增外,其余城市全部减少。
无独有偶,河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年六普相比,在省会城市跃居人口第一大城市之时,河南共有鹤壁、焦作、漯河、三门峡、驻马店、南阳6个城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
尤其是南阳,其人口常年呈流出状态,10年流失55万人,排在最后一位。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南阳常住人口跌破万,从而成为首个因负增长而退出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安徽。
按照安徽省统计局的数据,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安徽16个市中,有6个市常住人口增加,其余10个市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据红星资本局梳理,人口减少的城市主要为皖南地区以及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四个资源型城市。
其中,安庆、六安、淮南、宿州、铜陵流失人口最多。
实际上,即使是在一向经济发达的广东和江苏,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的持续流出。
江苏省统计局5月18日公布的数据表明,与年相比,江苏13个设区市中,有10个设区市人口增加,但泰州、盐城、淮安三市却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曾经的苏北重镇盐城,10年间人口减少了55万人。
广东省统计局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人口持续涌入广州、深圳两大城市的同时,广东有6个城市陷入负增长。
其中,韶关、云浮10年来的人口增长只有2万人,基本原地踏步。而湛江、潮州、河源、汕尾、揭阳、梅州都出现负增长,人口流失最严重的梅州,10年时间消失了近37万人。从总人口来看,珠三角9市人口达到.43万人,占广东省的61.91%,且这10年来的占比一直在提升;而粤东、粤西、粤北三个地区的人口比重,10年间全部下降2-3个百分点。
/4/
虹吸和负增长并存,未来或将持续
对于强省会城市的崛起,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强省会城市人口增长比较快,和近些年宏观经济的产业升级有关。
“人跟着产业走,产业也跟着人走,过去中国经济更多的是依靠制造业,而现在要靠科技和消费,制造业是中心化的,科技服务业则是去中心化的,这就给了强省会二线城市机会。”孙不熟表示。
孙不熟认为,像杭州、长沙、合肥、西安这些强省会城市,由于城市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并准确抓住了产业升级路径,产业快速发展,也就吸引了周边地市大量人口流入。
“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各城市的吸引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认为,人口数量向强省会城市集中,说明这些省会城市的吸引力很强。”
赵秀池分析称,大城市优先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的城市格局和发展会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顺序发展起来,“这其中省会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有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资源,这种情况在城市化完成之前是会持续的”。
此外,对于同时出现的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负增长,孙不熟和赵秀池都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资源枯竭,或产业衰败,“有些城市原来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没有了,即支柱产业没有了,或者是离更有吸引力的城市较近”。
因此,他们提出,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强省会城市崛起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出现负增长的中小城市,“要想办法以业立市,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能够给进城的人口带好就业和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环境要宜居,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要高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