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格局,在未来5-10年,要变了。
昨天中央推出一份非常重要的指标性文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这份纲领性文件里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超大特大城市,瘦身!
这个决定,将整体带动房价调整,内需消费,共同富裕等核心社会议题,引导未来十年国家的整体前进方向。
要讲清楚为什么现在要让超大特大城市瘦身,我们就要先搞清楚,现在超大城市有多胖。
这是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统计:
一共21个超大特大城市,这些城市无论在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实力上都是在各省,甚至全国的强者。
基于此这些城市会对省内其他地区,或者全国范围形成“虹吸效应”,也就是人口、产业、资源都要往这些地方跑,因为那里比老家能赚钱。
久而久之,这些城市就形成了“肥胖”,形成了“三高”:
经济高、人口高、竞争高
那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是中国快速的发展模式决定的,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央就制定了很明确的“大哥带头模式”。
所谓大哥带头模式,也就是老话讲的“先富带动后富”。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还没富起来的人。
城市发展也是一个思路,让一部分城市先强起来,然后带动没强的城市。
这个“核心思路”在经济处于初步高速发展阶段,很有用。
通过吸收全国的重要产业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形成某一大城市的群聚效应,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当时为什么很多境外企业喜欢来中国投资开厂?
道理很简单,中国为它们把巢都筑好了
庞大的低价劳动力,准备好了
完善的基础设施,准备好了
丰富的下游产业链,准备好了
巢筑好了,你外企过来下蛋就行了,而且保证你下的是金蛋(能赚到钱)
比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产业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经济产业区
还有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以成都为中心的经济产业圈
这些“大哥城市”,吸收省内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资源,构筑起强势的产业和经济集群。
成为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而且前些年这些“先富起来”的不约而同的开始搞城市合并,撤县设区,扩张都市圈等行动。
比如合肥吞巢湖、成都吞资阳、济南吞莱芜,长春吞公主岭
还有这几年都在传的上海合并舟山、深圳合并莞惠、武汉合并鄂州
除了这种大城市吃小城市的合并外,还有种就是“撤县设区”。
比如你这地方本来是XX县,被旁边的老大哥XX省会市或者直辖市看上了,那怎么办?下嫁呗。
你这县,直接就成了XX市下面的XX区,这县就撤了,再也没了。
这样老大哥的城市规模得到了扩张,而XX县也乐意于下嫁给老大哥。
好像是皆大欢喜,但这真是好事吗?
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整体矛盾是不同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矛盾是:经济生产力的落后与人民高涨的物质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讲大白话就是,国家穷,无法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而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变了,现在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
讲大白话就是,国家富了,但只惠及了一部分人,要让国家发展的红利,惠及到所有人。
过去为了要解决“经济生产力落后”的这个大问题,集中资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小部分城市先富起来。
造成了有的人非常富有,有的城市非常强大。
但今天,生产力落后的这个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此主要矛盾也变成了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怎么解决贫富差距?关键在于均衡发展
怎么才能均衡发展?关键在于为超大城市“瘦身”
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不断“肥胖”,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你拉不动内需
别说是外地来打工的,就是本地人在超大城市里,也会表现出一种“活得好累”的状态。
超大特大城市里的居民,这种“活得好累”的状况是普遍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叹呢?两个重要原因:
1,因为人口集中
2,因为产业群聚
超大城市,从周边或者全国吸收大量人口过来,劳动人口越多,就业市场就越内卷
人一多,就内卷,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就会越低
你不加班是不是?你不加班就滚蛋,有的是人愿意加班
特大城市吸收大量劳动人口,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对城市经济发展是优势,但对于劳动者的保障,绝对是劣势
另外因为特大城市形成的产业群聚效应,导致周边县市,甚至整个省的其他地方,都无有效产业可以发展
一个省里只有那一座城有像样的产业,那我作为劳动人口,必然会奔向那个城市,即便那里已经够内卷了。
特大城市产业群聚,造成劳动力涌向一个地方
劳动力全涌向一个地方,就必然造成内卷
在一个内卷的环境下,人又怎么可能活得不累呢?
还有一点,城市规模越大,生活成本越高,典型的就是房价,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很昂贵。
大城市里,住房成本绝对是一个大头,而且想住市区要付出更高价格,而住在郊区坐地铁通勤通常都在一个小时以上
中国大城市的通勤时间一般都在70分钟以上,有的人甚至要在通勤时间上,花费两个小时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大城市人口多,市区房价房租太贵,只能选择郊区,牺牲通勤时间。
内卷,房价房租贵,生活成本高,通勤时间长,这种种问题都让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人觉得“活得真累”。
而当一个人“活得真累”时,他是不可能有闲心和闲钱去拉动内需消费的。
所以中国想要共同富裕,想要帮助各地均衡发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为“大城市瘦身”
将大城市过于集中的产业群落和劳动力资源,分散到省内的其他地方,让各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机会。
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当务之急。
大家都知道,中国不少中小城市,他是没有自己的“造血能力”的。
一来,过去的*策方向,是要让大城市发展起来,中小地方想吸引产业过去,他也没能力。
二来,这么多年的土地财*的瘾,实在太好吸了。
不少中小城市,过去一直靠着卖地来保证经济增长,地方*府卖地,房企买地盖楼,居民或者炒房客来买房。
小地方靠着这套循环,来支撑主要的经济增长。
然后地方*府拿着卖地的钱,再去投资当地基础建设,修路搭桥造花坛,铺设电力和网络,或者争取个高铁地铁之类的
地方*府会把大量的钱,拿去搞这些基建,因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基建,是地方官员的重要*绩
官员考核升迁时,看看地方经济搞得还行(卖地赚钱),地方治理也还不错(新路新桥新网络),然后官员升迁。
可问题是,它还是没有产业啊。
你再漂亮的路,再便利的桥,没有产业,没有人,它就是一个空架子,就是浪费。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会,我这小地方还挺漂亮的,基建好,交通也方便,可就是年轻人,也没什么好工作。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产业群聚”,全被省内的特大城市给吸去了。
小地方空有漂亮便利的基础建设,但其实都是浪费,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而这一点,在未来一定会改变
过去产业群聚效应因为交通方便、沟通方便,会有诸多优势。
可如今随着全国各地基建的发达和通畅,同省内的物流已经相当方便。
再伴随着5G和高速网络的应用,产业无需都挤在一个特大城市,也能及时沟通。
产业群聚分散化,最大的障碍其实不是物流或者沟通,而是“*策成本”
大量产业群聚在一个大城市范围内,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的*策成本低,除了有各种优惠措施外,更有一条龙的服务。
大城市公务员的效率更高,*策风险更低。
讲白了就是在大城市搞产业做生意,没那么多屁事,审批、验证、查检,不少都是一条龙服务的,很方便
可在中小城市,这种不确定性就会上升,*策成本也会上升。
这一点可能是未来阻碍“产业群聚分散化”的一个大阻力:
中国各地在硬件通畅上(物流基建),很多地方都做得不错。
可在软件通畅上(*策服务),却差别非常大。
要改变这一点,提升中小城市*府的服务水平,才是关键。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相应配套的完善,当省会城市的产业群聚减弱,慢慢有产业回到小城市去设厂发展后,这些小城市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是完善最核心的两大配套措施:
1,医疗
2,教育
产业来了,劳动力人口来了,一个大挑战就是,怎么留得住他们。
不少人都是希望留在家乡发展的,可家乡的医疗和教育和大城市比,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较大差距。
提升中小城市的医疗教育配套,很重要,这就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
投资医疗和教育,不是造桥铺路,半年你就能造医院。
可半年,你留得住一个医生或一个老师吗?
这些人,才是提高本地医疗教育的关键,你需要让他们有归属感。
而归属感,靠钱砸不出来,需要的是中小城市的地方*府和官员,所营造的整体宽松、和谐、舒适的环境。
而这种整体宽松、和谐、舒适的环境的营造同样是漫长的,至少需要十年,但一个地方官只在地方上待个三五年就走了,如何确保*策的延续?
这就必然牵扯到“中国官员考核的权重问题”,什么叫做一个好官?怎么评定一个好官?
应该从过去的唯GDP论,唯基建论,过渡到唯获得感论
而获得感的硬性指标,就是提升当地人均收入,提升当地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
这些官员考核权重,在未来一定会增加。
所以给“大城市瘦身”,看似是一个战略目标,但实质是整个系统性的改革方向。
大城市的群聚产业,要散的出去。
而中小城市,要接的下来。
北京这几年就一直在干这事,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都会跟进。
因为只有让特大城市的“三高”瘦身,其他中小城市才能健康。
而只有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产业,共同富裕才可能实现,内需市场才可能拉得起来。
相信不少人都是迫不得已的,如果可以选,谁愿意拼命往大城市挤呢?
大城市瘦身,内卷减轻,心理压力下降,生活成本下降,这样老百姓才能有闲钱和闲心去消费,去结婚,去生子。
相信这份关键纲要,会给未来十年的中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就和当年改革开放的关键决定一样,今天我们已经走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