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26 18:03:00
坐拥江淮,环抱巢湖。70年前,还是小县城的合肥,因其“居皖之中”而成为安徽省会所在地。多年来,基础差、底子薄、体量小,在外界眼里,合肥一度缺少存在感。思变求新,笃行致远。*的十八大以来,合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10强。科技创新爆发出巨大生产力,“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年,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年再进一位。今年上半年,合肥GDP增长2.9%,增速与宁波并列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1月份至7月份,合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增速均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合肥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合肥城市一角。王世保摄科创之都厚积薄发在合肥科学岛上,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秒,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是年我国十大科技重大突破之一。在这十大重大突破中,除“人造太阳”外,“量子”U盘使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量子计算机“九章2.0”和“祖冲之2.0”问世,凯勒几何核心猜想被证明等,均创造了世界纪录。这些成果都诞生在合肥。年9月,英国《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合肥跻身20强,评语是“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看,合肥依靠创新弯道超车,是有深厚文化基因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合肥,城区仅有5万人口、5平方公里。这个从小城镇发展起来的全国移民城市,更具有包容的气度。年,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主的中国科技大学准备从北京外迁,与多个城市洽谈未果。最终是合肥张开了双臂,中国科大于年初迁至合肥。正因为包容创新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科研院所落户合肥。目前,合肥拥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院所近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逾20万人,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多年来形成的原始创新队伍,成为合肥推进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合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正是深刻认识并践行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放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10年来,合肥财*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至1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6.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8.8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4.4件增长至45.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8件。现在,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之一。如今的合肥,平均每天诞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户,每周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每月新增上市企业1户,每年净增市场主体20余万户。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地处中部的合肥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人们曾笑言,合肥在地域上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但现在却成了合肥一大优势。这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以前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中,沿海城市有优势,但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城市离消费人群更近,物流成本更低。”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单虎说,高铁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现在合肥有米字形高铁线路,未来还将成为高铁枢纽,将大大促进人员及各类资源的流动。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在城市化中前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经济发展迅速,到城市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则出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态势。合肥把握这一趋势,顺应产业变革规律和国家战略方向,使科技、产业和资本融合推动产业迭代。“三者的打通融合产生了奇妙的反应,原本经济基础薄弱的合肥,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合肥市委副秘书长、*研室主任徐斌说。一场蓄势已久的创新风潮,大大改变了合肥的经济格局。合肥市*务文化新区。王世保摄创新有道转化有方合肥既注重原始创新,在高精尖领域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又依靠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产业之间联接的机制。(一)紧盯前沿,原始创新打头阵在合肥西北的蜀山湖,有一座小岛,花木葱茏、清新幽静。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科学岛。这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以可控核聚变装置为代表,10多座科学装置矗立于此,且均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目前这里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有等离子体所、智能所、强磁场中心等研究单元,以及30多个重点实验室。依托科学岛,合肥规划了约20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这些造价不菲的“国之重器”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对开拓研究领域、推动前沿突破至关重要。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紧盯前沿、谋划布局。按照规划,合肥以国家实验室为基石,依托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布局一批前沿交叉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近年来,合肥规划的12个大科学装置,已经有3个问世、2个在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委书记*晨光说,这些大科学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能显著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科研话语权。科学岛见证着合肥持续探索前沿科技的决心与雄心,也为未来新的产业革命积蓄能量。在研发端,“国字号”交叉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已投入运营,医算中心、物质中心、地空中心等科教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在应用端,合肥与大院大所大学共建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全方位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科学岛上开展的很多研究,都在聚焦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探寻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科学岛焕发出的活力,引发了合肥原始创新的一轮轮热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