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座被贴满标签的城市。
在众多省会城市中,合肥以其屌丝逆袭的独特气质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成功“出圈”,在争议、被黑与认可中一路向前。
俗话说的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合肥能够持续“出圈”,关键还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了,而不是仅借助互联网热度,博一次短暂的露脸。
年,合肥在中国大陆城市排名中还处于百名左右,仅仅25年后,合肥已挤进前20,GDP总量破万亿,正是因为发展太过迅速,而被人称之为“霸都”,霸道的霸,也是霸气的霸。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南临巢湖、北临淮河、处江淮丘陵之地,境内虽无峻岭崇山,却扼江淮险要。无论是三国孙十万鏖战合肥,还是太平天国数战庐州,合肥均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扼守江淮,屏障江南。
但改革开放后,合肥乃至安徽并未因其还算不错的区位的区位优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反而因为距离江浙沪较近而被虹吸大量人才和劳动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灯下黑”。
如今,尽管长三角一体化在加速推进,但此非一日之功,合肥很早之前便早已明白发展还是要靠自己,这个朴素而又直白的道理。
合肥发展的关键词很简单,基础弱但路子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便依托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微薄工业基础,率先发展起了以电视、冰箱、洗衣机为中心的家电产品,并培育出了天鹅、美菱、荣事达等科技制造企业。
进入年以后,合肥才算真正打开了发展的任督二脉,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准确鲜明地提出了“工业立市”的发展图景,立足及依托科技优势,点布局家电、汽车、新能源、智能语音控制、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合肥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家电生产基地、成电路和高端显示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等,形成了完备且日渐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互联网上很多人说,合肥是一座“*城”,这点我不敢苟同,合肥从未去*,她只是做了适合她的发展战略,然后取得了成绩,方向对了,就不怕扯到蛋。如今,不少城市看着合肥,眼中不少艳羡的神情,但合肥与深圳一样,其发展模式并非容易复制,前者是*策时代的加持,后者则是40年磨一剑的蛰伏。
从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5万人小城,到今天经济总量破万亿、人口总量逼近千万的大都市,合肥发展取得的成果并非完美。我们应该冷静的看到,合肥在诸多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市民基础收入过低、房价畸形、文创娱乐业薄弱、老城脏乱差等痛点,一条腿走路注定是走不远的,这点需要合肥去努力改变,但是也请要给合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