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看到这个标题的苏州人,以及热爱关心支持苏州发展的朋友,请大家心平气和地看完这篇文章。
这里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以为小编疯了。其实,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
且听小编为大家慢慢讲来。
论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合肥远不是苏州的对手。经济总量全国第6的苏州是排名第21的合肥不敢仰视的。
年苏州的GDP为.6亿元,合肥是.4亿元。苏州的GDP是合肥的2倍多,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这就好比拳击运动场上公斤级对阵75公斤级,不用比就知道结果了。
苏州经济总量上的绝对优势自然带给了苏州在各项经济数据及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全面绝对优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是地方财政收入还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无论是上市公司总数还是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苏州都是吊打合肥的存在。
但是今天探讨的三点,是苏州的死穴,是苏州未来必然会被合肥追赶上并被超越的三大核心因素。
而且这三点不是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可以这么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苏州在这三方面的劣势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合肥必然赶上并超越苏州的原因了。
第一是苏州的政治地位。
苏州是全国GDP前十城市当中唯一的地级市。苏州不是直辖市,不是省会,不是副省级城市,不是计划单列市,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级市。
有人要说了,这有什么关系?只要经济强就行了。那是你太不了解我国国情,不懂得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了。
地级市的地位就注定了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苏州只能做配角。其在长三角城市群当中的政治地位远远不及上海、南京和杭州,基本与合肥相当。而且未来会被合肥反超而沦为真正的配角。
合肥的优势在于其省会的地位。安徽省早在十多年前就着手打造合肥,真正是集全省之力建设合肥。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要空间给空间。合肥顺利合并巢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集全省之力打造的合肥发展一日千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24年前进77位,相当于平均每年赶超3个城市。这样的发展速度,就问你怕不怕。
反观苏州,不要说调动整个长三角的资源,就是在省内也没有说话的份。省内有南京这个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压着呢,资源怎么可能向苏州集中?政策怎么可能往苏州倾斜?
集全省之力发展苏州?想都不敢想!
苏州就是这么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自己默默努力,从上海这个富豪远房亲戚那里弄点加工业来做。靠着勤劳和吃苦精神,终于算是打出了一片天地,有了一定成就。
但是有上海这个富豪远房亲戚在,苏州的发展就会有天花板的。光靠加工业而没有科技创新的注入,是走不远的。核心技术、顶尖技术,上海自己要留着,毕竟这是竞争的关键,是不可能轻易送给别人的。
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二是苏州的科教创新。
苏州另一个痛点就在于科研创新力量薄弱。尤其是尖端科技领域,远远不如合肥。
合肥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和诸多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新型显示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水平,有的在国际上都是原创性成果。
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另外三个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多达人……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了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优势。
而苏州呢,差距多大不用多说就很清楚了。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关键在创新。这一点上,苏州是远远落在了合肥的后面,而且科技创新不是短时间随随便便就能赶上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
第三是苏州的产业结构。
熟悉苏州产业结构的朋友都知道,苏州的二产比重相对要大。确切地说,是制造业比重占比大。
而苏州的制造业当中外资的比例又占有大半壁江山。
这样的产业结构在十年前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今天,全球贸易壁垒扩大化趋势显著,贸易争端加剧,外贸形势很不乐观。这样的外部环境对于苏州这样的以外资投资为主、以出口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言,挑战不言自明。
年苏州全年进出口总额.9亿美元,同比下降9.9%。其中出口.4亿美元,同比下降7.2%;进口0.5亿美元,同比下降13.7%。
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合肥的对外贸易却逆势增长。年合肥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出口.9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进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4.3%。
合肥的外贸能够逆势增长,说明合肥的出口产品科技含量高,有竞争优势。进口需求旺盛,说明了合肥的经济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
合肥与苏州这两座城市,一个是茁壮成长中的少年,一个是步入中年的大叔。活力和潜力,一目了然。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单选
您认为苏州未来会被合肥超越吗?
会不会不确定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