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四兄弟”携手高质量协同发展
12月4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在肥举行。会上,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四省会城市一体化建设将有更多“动作”,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签约仪式现场。记者何希斌摄基础设施
实现“合肥都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高铁互通
四省会城市将着力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根据《方案》,将加快推进合安九、昌景黄高铁建设,实现合肥都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之间的高铁互通;重点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提升沪汉蓉通道瓶颈段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合肥至襄阳至安康高铁项目前期,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西向连接新通道。加强长江经济带北沿江高铁规划对接与方案研究;谋划武汉至南昌、长沙至九江至合肥直达高铁线路以及皖赣铁路扩能、合九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
四市将组建城际交通网络,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网,努力实现20万以上人口的小城镇与城市群中心城市1—2小时快速通达的城际交通圈。
在优化公路交通网络方面,将推进武汉至阳新高速通道建设。推进岳武高速东延、德上高速贯通,加快谋划建设沪蓉、沪陕安徽段高速公路复线,疏解长江中游城市群联接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推进九江至安庆、武汉至安庆等公路连接项目建设,打通跨省断头路。在航道、港口建设方面,推进长江中游干支流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江淮运河工程,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深化港口合作,协力推进铁海联运、河海联运项目,共同推动“”工程。
合肥港。记者张大岗摄同时,在航空方面,四省会城市将推动区域通用航空互联。合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通用机场建设。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常态化多层次协同机制,在应急救援、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增强通用航空服务保障能力。谋划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通用航空产业联盟,支持举办通用航空产业相关论坛峰会和技术成果展示会。
协同创新
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成果转化交易中心
四省会城市将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区。
具体包括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对接融合,推动各城市之间“双创”示范区联合共建,协同发展。以四市现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促进创新平台人才交流,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依托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岳麓山大学科学城、安徽创新馆、南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和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存储等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成果转化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线上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挖掘四城市产业创新需求,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中部地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市民在安徽创新馆内参观。记者苏玲摄与此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强化创新要素对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强化科技成果交易功能,聚焦科技成果重点环节,汇聚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共享创新成果,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
率先推广5G通信应用示范区
在推动新兴产业大融合方面,四省会城市将加强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接,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提高光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集群的标识度,引导区域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各具特色。
科研人员正在合肥市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分析公共服务平台测试验证中心开展测试。记者张大岗摄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发挥标识解析中部顶级节点辐射作用,共同培育跨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扶持跨区域龙头企业推广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项目。加快“中部制造”到“中部智造”发展进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四省会城市将加快推进信息产业示范应用。发挥首批5G商用城市示范作用,率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广5G通信应用示范区,开展5G网建设和试商用。联合实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5G试点创新应用。围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培育跨区域智能应用平台。
营商大环境
推出一批贸易便利化支持政策和措施
四省会城市将优化营商大环境,优化单一窗口跨区域申报功能,结合国家标准版推广,探索丰富区域服务功能。以四省会城市为龙头,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展会备案、展品通关、驻场监管、后续处置等方面推出一批贸易便利化支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会展组织有序、商品通关便利。
同时,积极举办和参加“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展会,做强中部特色,持续扩大中部地区展会影响力。协同打造海外投资专业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中部地区“走出去”,努力对接国际企业“引进来”。
世界制造业大会展厅现场。记者宋炎骏摄此外,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特色优势,把合肥打造成为链接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和桥梁纽带,推动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宜居宜业宜游
探索建立“四城一策”人才制度
四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方案》,将协同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市场,合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区域旅游服务体系。
据悉,四省会城市将探索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体制、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机制,加强政产学研创新平台合作研究,探索建立“四城一策”人才制度,加大创新人才政策宣传。同时,有计划组织党政干部、高校教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走访交流、学习考察、教育培训等,共同举办重点企业HRD沙龙、高层次人才沙龙和学术、技术交流论坛。
环巢湖观景大道。记者李亚朝摄此外,落实国家中外旅游主题年成果,携手在境外联合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主题推广,打造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口号、标识、宣传片,联合推出若干中短程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加强体育资源共享、赛事合作和监管联动,共同促进区域体育事业、产业发展,提升中部地区体育事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绿色生态文明
共抓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在长江流域保护方面,四省会城市将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加快构建绿色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共同推进岸线保护、共同写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
探索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常态化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区域各级空气质量预报中心协同管理,推进预报信息和大气监测数据共享、联网发布。
加强污染防治技术交流,共享环保科研成果。加强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协商合作交流,促进科研课题跨区域合作,建立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
来源:合肥日报
审核:马杰丨责编:梅竹丨编辑:沈刚、占丽
他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