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安徽省举行《年安徽省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省林业厅副厅长齐新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武潇: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江淮大地步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今天是3月12日,也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我们也希望通过倡导植树活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林造林的热情,共同绿化美化我们的家园。今天下午,我们邀请了省林业厅副厅长齐新先生到会,介绍我省扎实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建立林长制,开展城乡造林绿化、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做法和经验,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请齐厅长作介绍。
齐新:
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加快探索建立林长制,持续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大力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首战告捷。为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年4月27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意见》。省林业厅超前谋划,及时跟进,编制印发了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森林抚育、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8个技术导则和标准,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科技专家服务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活动,加强技术指导,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强化政策措施落地,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绿色产业富民四大工程建设,实现了扩容增绿与提质增效并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年,全省共完成造林.44万亩,占省政府下达计划任务的.7%,其中人工造林85.41万亩、封山育林63.03万亩;完成森林抚育.09万亩、退化林修复60.52万亩,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铜陵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地还创建省级森林城市6个、省级森林城镇68个、省级森林村庄个,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公里。
二、探索推行林长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安徽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林长制。年9月1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年在合肥、安庆、宣城等地先行开展林长制工作试点,年底前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省级总林长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省级副总林长由省委、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将林长制写入《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和新修订的《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截至年12月底,全省16个省辖市和42个县(市、区)已出台林长制工作方案。林长制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为实现森林资源严格保护和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我省探索实行林长制,得到了中央领导、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用5分多钟时间作了专题报道。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总结推广安徽省成功经验,在全国探索实行林长制。
三、全民义务植树深入开展。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6周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年初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年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年3月28日,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党政军领导和机关干部、高校学生代表,在位于合肥市翡翠湖公园的义务植树基地参加义务植树,以实际行动履行法定的公民植树义务,为江淮大地增绿添彩。在植树活动中,省委书记李锦斌指出,各地要抢抓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全民义务植树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我省造林绿化工作再上新水平;要健全工作机制,把义务植树与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结合起来,与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等结合起来,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整治等结合起来,统筹抓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等任务落实,做到城乡联动、整体推进;要提高造林质量,坚持科学造林,做到适地适树,从严把好造林整地、树凼规格、苗木选择、栽植养护等各个关口,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要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全省动员、全民动手,通过宣传教育、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大力培育绿色文化,使植绿爱绿护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努力让江淮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在省领导的垂范带动下,各地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各部门和社会团体踊跃参与,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共同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在江淮大地上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引导公众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方式,履行法定植树义务,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的方法与途径。据统计,年全省共有.2万人次以不同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完成植树1.18亿株(含折算株数)。
四、部门绿化全面提升。年,全省各部门各系统积极履行部门绿化职责,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深入开展植树绿化。住建部门以创建园林城市(县城、镇)和城镇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加快绿道建设。全年完成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万平方米,完成绿道建设公里,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和.6%。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金寨县、五河县、濉溪县、广德县等7个市(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六安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交通部门进一步加大公路绿化、美化、彩化力度,以营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为主线,将环境专项治理与植树绿化紧密结合。截至年底,全省国道绿化里程公里,绿化率99.09%;省道绿化里程公里,绿化率98.78%;高速公路绿化率达%。水利部门继续加强江河滩头及堤防、工程管理区和办公生活区绿化和水土保持工作,新植和更新防浪林、护堤林、景观林等1.32万亩,适宜区域绿化率平均达90%。国土资源部门将农田防护林建设作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项目带动,全年实施44个土地整治项目中种植各种防护林树木.53万株;投入资金6.4亿元,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完成恢复治理面积5.59万亩。教育部门同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绿化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增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省农垦事业管理局以森林抚育、农田林网建设和农场居民点绿化为重点,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3.5万亩,建立1.4万亩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开展农田林网和居民点绿化造林面积亩。铁路系统持续推进铁路森林长廊建设,全年完成绿化长度40公里,共栽植树木9.5万株。共青团系统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建设一批青年林、青少年绿色家园等“青”字号示范性绿化项目。团省委将争取到的保护母亲河行动红星美凯龙青年爱心林项目落户长丰县,项目规划造林0亩。妇联系统以创建绿色家园为抓手,多方式多途径参与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省妇联号召全省妇女以江淮分水岭绿化、石质山地造林、废弃矿山复绿和提升“三线三边”绿化水平为重点,开展村庄绿化、美化、靓化工作。工会系统积极开展营建“工会林”、“劳模林”等活动。
五、林业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国有林场改革如期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省个国有林场整合为个,其中97个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3个为公益性企业;核定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名,压减45%。“保生态、保民生”的两大目标初步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第三方评估调查,国有林场职工对改革的支持度达98.89%,对改革成效的满意度达86.5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省邮储银行开发“皖林邮贷通”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一卡通”项目,为小额林权融资开辟了新途径。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全省覆盖,投保森林面积万亩。
六、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87亿元,同比增长1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明显加快,并形成一批林产品特色优势区。亳州市谯城区油用牡丹、潜山县油茶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定为特色产业示范区。林业龙头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新增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家,有3家林业企业产值超10亿元。成功举办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参展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获得组织奖、室内展馆、室外展园三项金奖的优异成绩。
七、生态保护不断加强。依法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年共使用森林采伐限额万立方米,占国务院批准的年采伐限额万立方米的29.3%,使用林地定额公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修复保护。严格规范公益林管理,完成全省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并出台公益林管理实施意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省林业厅会同省农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52处,新建国家湿地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12处,全省湿地保护率达37.3%。组织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并在黄山市举办全省森林火灾扑救演练,不断提升预防扑救和组织指挥能力。全年发生森林火灾次,受害森林面积0.07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01‰,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至此我省已连续17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着力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检疫执法,推进社会化专业化防治,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蔓延。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5.25‰,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全省共受理林业行政案件起,查处起,办结率96.7%。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起,省森林公安局直接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八、林业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年,向全省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县下达林业资金13.56亿元,促进多个贫困村、7.6万贫困户、1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油茶产业扶贫的意见》,加快把油茶产业打造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编制林业特色产业扶贫技术指南、林业精准扶贫典型经验汇编,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积极开展林业生态保护扶贫,在全国率先出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选聘的14名生态护林员全部上岗,并下达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万元。健全林业扶贫服务体系,省林业厅实行机关处室和厅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县(市、区)、厅级和处级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制度,定点帮扶的界首市刘寨村年实现整村出列。
九、林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林业法治建设,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并自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对涉林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严格实施权力运行监管、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林业法律顾问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件、政协委员提案17件,并全部按时答复,省林业厅荣获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省级24个行政许可等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办理。
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和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林长制为总牵引,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为主抓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武潇:
谢谢齐厅长的介绍,下面是提问时间,请大家在提问时先报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首先,请3家首问媒体记者提问。
安徽日报记者:
齐厅长您好,林长制实行以来对我省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取得哪些成果?谢谢。
齐新: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林长制,这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举措,也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到2月底,全省16个市82个县(市、区)已出台林长制工作方案;全省各级共设立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副林长名,竖立林长公示牌个,出台相关制度个。实行林长制必将从根本上极大地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林长制对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林业工作。各地积极推行林长制,主要领导担任总林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林长,党政同责,牵头抓总,发挥了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林长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一些难题得到解决。二是造林绿化向城乡纵深发展。以往不少地方总感到没有造林绿化的空间,现在都积极深挖潜力找空间,身边增绿拓空间,自我加压上规模。据统计,今年全省16个市计划人工造林80多万亩,超省下达60万亩计划任务的30%以上。三是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护林员队伍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公开选聘护林员名,并签订管护责任合同,落实森林管护面积多万亩。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记者:
齐厅长您好,我是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我想问的是我省在全国首创林长制,对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谢谢。
齐新:
随着林长制的实施,推动了林业快速发展,同样也会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兴林致富。一是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普遍加强生态保护,增加了农民就地就业的途径和增加收入的渠道。仅政府对生态护林员补贴这一项,每年至少增加收入1亿多元。二是造林绿化带动了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苗木花卉产业、木本油料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以及森林旅游康养、湿地观光休闲等生态服务业;同时,林长制还促进了农村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林下特色种植、养殖等。
人民网记者:
齐厅长您好,我是人民网记者。安徽省国土绿化工作目前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如何应对?谢谢。
齐新:
通过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我省国土绿化步伐明显加速、生态绿量不断提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国土绿化工作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分布不均衡、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是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短板。
下一步,我们要以推行林长制为总牵引,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为总抓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身边增绿相结合,积极推进森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工作,把应当绿化的空间和需要绿化的地方都尽快绿化起来。二是要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全面加强新造林管护培育、中幼林抚育经营、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资源的生长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不断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三是要着力强化生态保护。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严守生态红线,进一步加大公益林、天然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健全林权保护机制,完善林业减灾御灾体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市场星报记者:
齐厅长您好,我是市场星报记者。今年3.12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也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7周年,请问齐厅长,随着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植树形式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谢谢。
齐新:
义务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安徽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规定,凡男性十一岁至六十岁,女性十一岁至五十五岁的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参加义务植树。履行义务植树的公民,除对十一岁至十七岁的青少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植树活动外,每人每年应植树不少于3棵,或完成相当于两个劳动日的绿化工作量。全民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来,促进了我省森林资源增长和城乡绿化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但随着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城乡用于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了,单纯以植树劳动的形式不能满足公民履行植树义务了。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方便群众、重在参与、不拘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则,引导广大群众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方式,履行公民植树义务,另外,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拓展义务植树尽责方式。
合肥日报记者:
齐厅长您好,我是合肥日报记者。请问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力度,下一步我省如何推进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谢谢。
齐新:
森林抚育经营是我省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重要内容,年全省森林抚育经营任务为万亩。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一是以全面实施林长制为总引擎,认真落实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县”;同时,把森林抚育经营纳入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内容,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措施,整合涉农资金,参与森林抚育经营。二是以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扩大森林抚育示范片类型和规模。三是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全面统筹,跟踪服务,加强调度,及时开展专项督查、通报,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实施进度和施工质量。
武潇:
谢谢齐厅长的回答。希望大家人人动手,从我做起,积极投身爱林、护林、造林行动中,建设绿色江淮、创建美好家园,让江淮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齐厅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