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打造110个阅读空间形成15分钟阅读圈
TUhjnbcbe - 2024/8/7 18:15:00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90后魏方成几乎每天都坐在合肥市杏花书院相同的位置复习功课。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闲暇时还会挑上一本图书,放松阅读一会儿,放眼窗外,公园的湖面波光粼粼。

“科里科气”“书香文气”,如今常被用来形容合肥市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城市精神。现在的合肥,无论是公园湖畔、绿地中心,或是“城芯”地带,最好的地段和风景总是“让位”于阅读空间,而读书时光也因美丽的“背景”变得更加美好。

自年《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3亿多元,建成开放政府主导的城市阅读空间个,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形成“15分钟阅读圈”。年建成开放的城市阅读空间共接待读者万人次,外借图书万册次,举办各类活动场。

“合肥建设阅读空间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6方面,即馆店一体、两业融合、功能多元、双轮驱动、构建网系、便民惠民。”合肥市文旅局副局长陈江丽总结道。

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机制创新,合肥探索的路径是政府主导力和市场配置力“双轮驱动”。政府投资建设,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建成后零成本交给企业运营,场租费、物业费等运营费用由各区承担。此外,图书购置费、市图书馆统一配送费由市财政承担。

“企业可以有偿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人员全部来自企业。”陈江丽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5家市场主体进行运营,从业人员多人。其中,半亩方塘、罍街悦书房、拾光书屋等10个城市阅读空间通过经营书籍销售、文创产品、饮料简餐等项目,月均营业额达5万至10万元,基本达到盈亏平衡,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此外,相关部门每年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万元,对年度管理服务绩效考核“良好”以上的运营单位实施以奖代补。

“城市阅读空间的出现,拓展了公共阅读服务,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在覆盖面、便利性以及亲和性等方面的不足。”在安徽大学陆和建教授看来,合肥之所以能在短时间能建成如此规模的阅读空间,得益于财政的强力支持,而补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馆店一体”是城市阅读空间的又一特色。合肥杏花书院的工作人员陆梅介绍,“图书馆+书店”使阅读空间拥有强大的书源支撑,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借书、购书、看书“三位一体”的便捷服务。

按照规划要求,城市阅读空间还应具备“4+X”功能。位于合肥市常青街道竹西社区的半亩方塘是全市最大的阅读空间,具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4个标配服务功能,同时兼容双创空间、市民小剧场、四点半学堂等特色服务功能。

今年暑假,竹西社区依托阅读空间开设了免费的暑托班,来自巢湖学院的张思雨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一道,为社区30名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与素质教育等服务。

“除了暑假外,今后的周末和寒假期间,我们将打造托管长效机制,链接更多高校资源,吸引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竹西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正林说。

个阅读空间的布局建设,也在倒逼着图书管理制度的创新,确保图书流通跟上改革的步伐。在全市范围内,运用在线服务平台和图书管理软件,纵向实现市图书馆对所有城市阅读空间内公共图书的借阅管理和有效配送,横向实现所有运营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今年5月,包河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试点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图书业务管理集中于总馆,通过管理平台督促分馆、基层服务点开放借阅,组织开展全区图书借阅、阅读推广等活动。”包河区图书馆馆长余家平介绍说,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借书还书,推门进来就有书看。

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今年6月,包河区图书馆依托图书云系统开发的“阅读银行”正式上线。读者可通过借阅、参与活动、捐赠图书等获得相应的知识币,并在积分商城兑换奖品。

“建立读者阅读激励嘉许、适度回馈制度,旨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不断引导读者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余家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磊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110个阅读空间形成15分钟阅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