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35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超1300万
TUhjnbcbe - 2024/8/14 19:03:00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导语

塑造“”城市中心体系,高质量建设“以骆岗公园为核心,辐射老城中心、滨湖中心、天鹅湖中心、东部新中心”的城市主中心、十二个城市副中心;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近期以量子中心、科大硅谷、金融小镇等为重点,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3月21日,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公示草案)发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草案提到,预测至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超过万人,实际服务人口超过万人。

预测至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超过万人

规划提到,至年,合肥以“创新引领的全国典范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为发展愿景,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创新创业创造、追梦筑梦圆梦的现代化大都市。

规划指出,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此次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合肥将以成为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目标,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精明发展的转型路径。年底,合肥市常住人口为.0万人,其中居住在各级城镇的人口为.9万人,占82.3%。预测至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超过万人,实际服务人口超过万人。居住在各级城镇的人口超过万人,占93%以上。

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公园,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

规划指出,合肥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中心引领指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构建“一核四心”钻石型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公园,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提高发展活力、塑造生态引力、增强辐射能力,强化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两翼齐飞指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

以新桥科创示范区、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西部运河新城、

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

合庐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西部增长翼;

做大以新站高新区、

东部新中心为引擎,

以下塘产业新城、

肥东产业新区、

合巢产业新城等

为支点的东部发展翼,

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多极支撑指按照中等城市标准,

提升巢湖城区、

长丰县城、

庐江县城等承载能力,

打造市域三大副中心。

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城镇。岭湖辉映指以巢湖为核心、以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六带协同指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将中心城区建设为近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记者注意到,规划指出,要构建以“一湖一岭一带”为核心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传承发扬“九龙攒珠”的经典格局。加强全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生态与游憩功能兼具的绿色空间体系。

其中一湖即以巢湖为核心;

一岭即以江淮分水岭为屏障;

一带即以江淮运河生态带为纽带;

多片即董铺—大房郢水库、紫蓬山、

牛王寨山、雾顶山、

银屏山、浮槎山、公安山等多个生态源;

多廊即南淝河、十五里河、

塘西河、店埠河、杭埠河、

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

柘皋河、瓦东干渠、滁河干渠等多条河流廊道。

规划强调,塑造“”城市中心体系,高质量建设一核四心的城市主中心、十二个城市副中心(其中中心城区九个城市副中心),将中心城区建设为近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合肥城市主中心区域为以骆岗公园为核心,北至老城中心南至滨湖中心,西至天鹅湖中心东至东部新中心。中心城市9个城市副中心为运河、空港、王咀湖、肥西、长丰北城、庐阳北部、少荃湖、经开、和睦湖。18大片区中心为运河南部、紫蓬、高新片区、柏堰湖、紫云湖、潭冲河、蜀山东片区、科学片区、包河片区、淝河片区、电机厂片区、卓越城片区、王岗片区、淮海大道片区、三十头片区、肥东老城片区、长临河片区、北城片区。

规划还指出,将巢湖城区、庐江县城、长丰县城建设成为合肥市辐射皖江、带动皖北的桥头堡;支持下塘、合巢、合庐三大产业新城做大做强,打造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中小型城市,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市域均衡发展,培育多个市域重点镇和特色产业镇。

近期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规划提到,合肥市要集中布局重大创新要素资源,形成重点凸出、链条完整、资源集聚的全域创新空间格局,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坚实保障。近期以“一心、一谷、一镇、三区”为重点,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其中,一心即量子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加快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一谷即科大硅谷,重点在校区周边挖潜构筑承载空间,建设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培育等为一体的国际科创“新基地”、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一镇即金融小镇,以滨湖金融区、高新区基金集聚区等为主载体,打造“科创+产业+金融”生态圈。三区即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际交流和成果展示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区,将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为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科学新城;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打造成为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区。

同时,坚持全域创新理念,远期形成“一城两廊”格局。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一城即全面提升创新功能和宜居品质,建成滨湖科学城;两廊即深度融入G60科技创新走廊与沪宁合产业创新走廊,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至年合肥实现区域核心城市2小时直达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合肥将四维联运,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近期实施“”行动计划,建成及在建铁路公里、高速公路公里、城区快速路公里、轨道交通公里。同时,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至年,打造全国航空客运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江淮联运中心,至年,打造通江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形成“一港七区”总体布局。

打造国家铁路枢纽,至年,实现区域核心城市2小时直达,国内主要城镇群3小时可达,实现从“米字型”到“时钟型”的转变,密度超过11公里/百平方公里。建设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便捷换乘的客运枢纽,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打造长三角西翼公路门户枢纽,至年,构建合肥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其他中心城市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多走廊格局,总里程达到公里。市域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长三角核心城市3小时互通。

将加强合肥与长三角城市高铁联系通道建设,建设1小时覆盖全省、2小时紧密联系长三角的高铁网络,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以高铁为重点加强区域基础设施联通,打通向西快速通道,加密向东通道,推进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合肥—安康、合肥—温州等高铁建设。构建都市圈轨道网,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合六、合滁宁、合淮蚌、合安、合芜马、合铜为主轴的城际网和高铁网,基本形成“1小时商务圈”。

来源:安徽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2035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超1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