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费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杏林小花每日一学5学习黄煌经方医案
TUhjnbcbe - 2022/3/4 16:59:00

《学习*煌经方医案50例》、慢性浅表性性胃炎案

李某,男,38岁,河间市渔场村人。

形体肥胖。胃脘胀满半年,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腹部喜暖。服奥美拉唑效果不明显。唇红,苔白,脉滑。

处方:*连3g,*芩10g,清半夏10g,*参10g,干姜10g,厚朴20g,大枣20g,甘草6g。

结果:五副中药后,胃脘胀满大轻,十五副药后,已无任何不适。

按:上方为《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古代治疗热痞的专方。*老师认为此方可以做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专方,尤适合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有嗜酒史者,如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效果更佳。

余体会临床运用此方并非要完全出现上呕,中痞,下利,等证时才可应用,只要病人胃部表现为寒热夹杂者,即可投之。体质辩证尤为关键。

学习笔记:杏林小花整理:俞晨卉

半夏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伤寒论.卷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痞硬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痛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患者胃脘部胀满为主,满而不痛,为痞症,而又腹部喜暖,唇红,苔白,为寒热错杂之证,故予半夏泻心汤主之。

慢性胃病病人,多数是寒热并见,虚实夹杂,少有纯寒纯热的情况。往往既有口干口苦、咽部充血,胃脘烧灼,舌红,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等热象;又有胃脘怕凉、喜按、疼痛等寒象。“热在胆腑,寒在胃腑,虚在脾脏”,集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规律。

而半夏泻心汤的特点是“辛开、苦降、甘调”,辛开胃滞(法半夏、干姜),导滞止痛,和胃气,散寒滞;苦降胆火(*连、*芩)清胆泄热;甘调脾虚(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紧扣“胆、胃、脾”三个环节,靶向用药,目标明确。不仅治疗了胆热、胃滞这些“标象”,也治疗了最后一环健脾、补肾、扶正气,把机体的“本"培植好了。

在此感谢中国中科院我的导师何庆勇教授方证指导,临床跟诊余杭三院的方宏图老师传授,总结下我临床一点点心得体会,分享给同道:

1、半夏泻心汤的方证:心下痞满(胃脘胀满),按之不痛,肠鸣腹泻,呕吐或呃逆,舌淡苔*或舌红苔白。

2、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时常用的剂量:姜半夏:*芩:*连:*参:大枣:干姜:蜜甘草=3:3:1:3:3:3:3.

3、半夏泻心汤临床上经方叠用:可合用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四逆散、枳橘姜汤等。

4、重视煎服方法:半夏泻心汤日服三次比日服两次效果要好,应嘱患者于饭后半小时温服。古语常有:“少少频饮,胃和则愈。

推荐阅读:

经方治愈胃脘部反复胀痛半年案(杏林小花的临证体会)

《学习*煌经方医案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仅供交流学习。

杏林小花学习随笔,俞晨卉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杏林小花每日一学5学习黄煌经方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