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临沭县城南的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这个在半个月前还有些忙碌的三层小楼,如今随着疫情消散渐渐变得宁静。医院感染科主任刘后勤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外面的景色,回想起了两个月前,疫情刚开始的一幕……
1月20日,提早准备
两位非典战友再战疫情
1月20日,正在感染科忙碌的刘后勤被医院*委委员、院长助理冯波紧急叫回办公室。“老刘,通过上级文件,综合各项新闻报道,我感觉这次的疫情并不简单。”作为非典期间的工作老搭档,冯波希望刘后勤和他一起,拟出一个对抗疫情的应急预案。
看到冯波深皱的眉头,刘后勤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一名工作了30年的老感染科医生,他深知疫情扩散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两人当即研究上级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文件。
综合疫情防控工作重点,1月21日,一个针对疫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应对措施、保障措施等内容的应急预案在院里印发。22日,全院职工分两个会场进行培训学习。医院设立体温检测窗口,对发热病人来源进行详细询问和登记。
考虑到疫情隔离治疗的需要,22日,在医院*委书记、院长刘瑞林的带领下,冯波和刘后勤及感染科护士长罗红梅赶到临沭县城南,到非典期间建起的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查看。此处应急救治中心在非典过后,已经成了附近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他们与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沟通,表示如果疫情发展有需要,医院可能会随时重新启用应急救治中心。
1月23日,发现疑似患者
应急救治中心一天内腾出
1月23日,腊月29,年味儿正浓。医院门诊大厅的预检分诊处,一位从武汉返程的发热患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通过CT检查,该患者肺部有阴影,属于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当即,刘后勤安排此名患者到感染科病房进行留观。
“疫情离我们如此近!”疑似患者的出现,拉响疫情阻击战的警报,冯波、刘后勤加上感染科医师王波、王裕虎、护士赵莉立即进入了“战时”状态,密切观察疑似患者,并联系疾控中心,为其进行进步一检测。
成立临时(火线)*支部,重温入*誓词(刘后勤王建华、刘阳、曹璇璇、卢芳勇、冯波)
1月23日晚,接到通知的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将里面所有设施清空。大年三十,找不到施工的工人,医院后勤科的李浩副院长带领运维中心工作人员就带着工具上阵。崔冬梅院长助理带领院感科的同志根据国家规定的最新感染科病房指导标准,指导工人安装隔断。运维中心工作人员加上冯波在3层楼忙了一整天,隔出了发热门诊和病房。年夜饭,冯波顾不上和家人一起吃,他将饭打包送到感染科和应急中心,和感染科应急救治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加班赶工到初一凌晨。
除夕夜,第一梯队部分队员坚守发热门诊(王波、刘后勤、冯波、袁清亮)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8点钟,感染科全体12名医护人员加上检验科、影像科共15名临时抽调的第一梯队医务人员,赶到县应急救治中心。面对着医疗设备不全、防护装备不足、诊治流程不够完善、内部设置不够合理等诸多困难,刘后勤和冯波与检验科袁清亮一起经积极多方沟通,争取到短短一天内将影像检查仪器、检验检测等器材安装到位,调试成功。
熟悉“三通道”,培训穿脱防护服,学习消杀、处理医疗垃圾,熟悉诊治流程……大家觉得一天24小时不够用。面对暗涛汹涌的疫情,这一天,大家又是彻夜未眠。
1月28日,收治确诊患者
唯一念头是不让疫情蔓延
随着疾控中心咽拭子结果确认,陆续出现的几位武汉返乡发热人员,排除了感染病*的可能。但来排查的发热患者的人数却急剧增加,面积并不大的应急救治中心门前排起了长队!“人群聚集增加感染几率。不能所有人都到这里来排查。”初三一早,看着涌来不少发热待排查人员,冯波赶紧到临沭县应急指挥部,和县指挥部医疗救助组负责人郑淑欣一起研究发热人员的排查流程。
他建议,在各乡镇卫生院、开医院,都对发热人员进行初筛。如果没有从武汉返乡,或者没有与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亲密解除,血常规、CT检查一切正常的,建议对他们居家隔离。如果有不确定患者,电话咨询冯波或刘后勤,其中的疑似患者送到应急救治中心做进一步排查。当天临沭县应急指挥部研究认可了冯波这一方案,并医院、乡镇卫生院。
研究改造洁净服,缓解防护服不足的困难(第一梯队在第一线时候,防护服不足,带着尿不湿上岗。影像科护士长右2带着改造的洁净服来救治中心和冯波刘后勤一起研究可否应用)
回到应急救治中心,冯波和刘后勤又商量:所有到临沭县应急救治中心排查过的发热人员,都需我们俩电话通知所在乡镇人员接回,并监督居家隔离。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但是可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进驻应急指挥中心的那几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流程,隔离病房的完善也在进行中。缺少隔断、传递窗等,冯波、刘后勤和医务人员齐动手,配合运维中心一起进行改造。病房里缺少生活设施,队员们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将物品一趟趟搬运到楼上。
1月28日,一位武汉返乡的发热病人来到应急救治中心,检测发热38.5度,左肺有阴影,属于高度疑似患者。1月29日,咽拭子结果确诊,这位患者感染了新冠病*。
确诊患者的到来,给应急救治中心的医护人员紧张的弦又上紧了一道。与此同时,院里打来防护服库存紧张,院领导再三嘱咐,防护服短时间内无法保证供应,一定要省着用。“我们的医护人员需要休息,出污染区就要脱防护服,怎么省着用?”电话这头,冯波着急上火,和院领导顶上了。
医院对防疫物资采购也尽力了,冯波挂了电话和刘后勤调整排班,夜班调整到12小时,白班大家也坚持10小时,轮岗前大家穿上纸尿裤,尽量少喝水、不吃饭。
2月1日确诊患者病情稳定
没有一个困难不可逾越
第医院时,刘后勤根据检查结果迅速制定了方案。叮嘱完值班医生后,又赶回发热门诊排查发热患者。刚入院的患者精神十分紧张,晚上10点多钟,刘后勤刚为一位发热门诊检查完,接到患者电话说,感觉喘不上气,不舒服。
为保险起见,刘后勤医院感染科主任高峰的电话,向他请教后为患者制定了最稳妥的治疗方案。三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肺部也解除了“警报”。
第一例患者入院的第二天,第二例患者也被确诊。这位患者的检查结果看起来比首例患者还要严重,双肺的情况都不太好。但令大家高兴的是,第二天,这位患者的体温就降到了正常,肺部症状也逐渐缓解。
第一梯队工作的这10多天里,一条腿有些不太方便的刘后勤,每天楼上楼下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我常说,你非要把另一条好腿也跑坏了,才能休息。”第一梯队队长冯波说。
冯波在梯队交接仪式上做表态发言
虽然冯波心疼刘后勤,但作为队长的他深知应急救治中心的重要性。每天,他和刘后勤一起为患者排查,发现工作流程的不足后,第一时间向指挥部协调报告,各个乡镇发现疑似的患者,第一时间给冯波电话核实细节,决定送不送应急中心进行详细检查。
因为各项工作繁杂,两位战友经常忙碌到凌晨,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冯波每天接听二三百个电话,最多一天接打电话总共个。虽然疲惫,但两人不敢休息,也不能休息。最后,冯波怕50多岁的刘后勤体力不支,没收了他的手机,并为他替岗,让他能休息一下。
“没有战胜疫情这个信念支撑着,大家身体早就熬垮了。”刘后勤说,感染科虽然经常遇到传染性疾病,但面对疫情不可能不怕。病区里,不仅有照料患者这个日常工作,消杀、清扫都是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大家承担着超出平常数倍的工作,没有一个人找理由当逃兵,战术上重视病*,战略上藐视它,互相鼓励、密切协作,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2月4日,第一梯队出仓时,临沭县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完全步入正轨,两位确诊患者也完全康复等待核酸检测通过后出院。第一梯队成员王裕虎隔离期满,又报名赶赴湖北,成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一梯队队长冯波积劳成疾,刚出隔离区就突发急性阑尾炎,不得不做了手术。
3月中旬,刘后勤作为第五梯队,又来到了应急救治中心。再次来到这里,病房里已经没有疑似患者,更没有确诊患者,发热门诊一个来排查的人也没有。“冷清”得让刘后勤有些不太习惯,但他希望,这种冷清一直能继续下去,战友们早日回岗正常上班,人们回到各自的岗位,所有的生活回到正轨……
临报融媒记者李依璐通讯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