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他们大学毕业;如今,他们成为坚定的“逆行者”……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临床医学系级本科三班,如今有52名医生奋战在全省抗疫一线。
熊锐:医院暂无新增病人
“连续几天,都没有新增病人了,医院,也快关闭了!”3月2日下午,经过短暂休息,熊锐再一次进入设在洪山体育馆的医院。
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本来在外地学习,疫情发生后,主动请缨回汉参加抗疫,2月5日来到医院。
医院医医院A区张床位。熊锐的工作是,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现场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为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医院内带领患者唱歌。
医院是第一医院,没有经验可借鉴,病人从“不愿意来”到治愈出院,离不开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在熊锐等人悉心照顾下,一批批患者治愈出院。
医院内接诊。
祁院花在发热门诊值班中。
熊锐妻子祁院花,是他大学同班同学,现医院内科医生,也在抗疫一线。医院承接丰颐大酒店隔离点工作,负责隔离人员现场诊治和日常生活。
雷丹:抓紧收治非新冠肺炎重症病人
“我们正在抓紧收治非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平均每天有5人住院。”3月2日傍晚,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雷丹告诉记者。
武汉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院成为医院,非新冠肺炎病人看病怎么办?
2月25日,雷丹所在的医院成为非新冠肺炎医院,成为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以及武汉开发区唯一能收治非新医院。
此前,医院是医院。作为科室脑血管疾病小组负责人,雷丹在春节后一周接连完成6台开颅手术,感染风险可想而知。针对潜在的新冠肺炎患者,要进行严格筛查,组织多学科会诊。
胡毅:5名重症病人病情稳定
“我负责的5名重症病人,病情稳定。”胡毅,医院工作,医院肿瘤科。
1月31日,医院成为医院,紧急腾出多张床位,主要收治重症患者。从那一天起,医院隔离病房六病区,战斗至今,没回过家。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胡毅和其他上一线的医院附近的酒店。
余佳平:最艰难的时候熬过去了
“我所在的病区,收治了68人,治愈出院38人。”余佳平,医院感染科医生,从1月25日奋战到2月23日,目前正在酒店轮休,即将再次奔赴一线。
医院是医院,设有8个感染病区,开设病床张。余佳平负责的感染三区病床30张,主要收治重症患者。
“刚开始防护物资比较缺乏,人员准备也比较仓促,现在已经缓过来了,最艰难的时候熬过去了。”余佳平说。
据悉,医院护士,两人组成“夫妻档”共同抗疫,在同学中传为佳话。
曹衍志:跟江苏医疗队并肩战斗
“江苏医疗队来了62人,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曹衍志,医院感染科医生,他告诉记者,江苏援鄂医疗队的增援力量很给力,以他现在工作的发热门诊为例,就有9名江苏医疗队队员,包括3名医生、6名护士。
医院弘仁楼内,以前还设有骨科、妇科、泌尿科以及化验室等,如今全部改造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工作、吃住都在这栋楼内。
曹衍志介绍,除夕前两天,形势突然紧张起来,医院感染科取消休假,“第一天就是我值夜班,一个晚上个发热病人。”他说,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病人,都不知道怎么看完的。只记得第二天早上交班时,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疫情爆发之前,医院感染科只有6名医生,现在扩充为五六十人,力量大大增强。
“逆行者”分布在全省各地
这个班上“逆行者”的名字还有一长串,他们分布在全省各地——
吴晓峰,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冈“小汤山”大别山医疗中心建成后,医院重症监护室,与湖南、山东援鄂医医院医生混编在一起,连续奋战多日。
刘勇,医院消化内科医生。1月28日,医院,接管隔离拥有40余张病床的三病区,2月12日回到医院,经过隔离,将于3月3日回到岗位正常坐诊。高峰期,他所在的病区一天住院20多人,很快就满员。
张杰,医院普内科医生,医院发热病区三病区负责,累计收治60多人,治愈率80%左右。汉川市共有3个医院,医院是其中一个,开设病床约张。从1月23日上一线至今,他有1个多月没回家,女儿来信让他泪目。
张杰坚守一线没回家,女儿来信。
陈文*,医院普外科医生。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很多确诊病人患有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需紧急开刀,陈文*和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冒险手术,目前已达数十台。
陈文*正在为病人做手术。
王珊珊,医院皮肤科医生,跨专业进入隔离病区,全身心投入重症患者救治。
肖晶,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坚守发热门诊,细致排查患者。
……
时光流转。当初懵懂青涩的临床医学系大学生,医院或单位的业务骨干。
据悉,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临床医学系级本科三班共有人,约四分之一奋战在抗疫一线,都是“坚定逆行”的临床医生,大概分为两类:在抗疫一线直接接触并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如熊锐、曹衍志等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做急诊手术,治病救人,如雷丹、陈文*等人。
也有同学没有从事医疗行业,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徐敏,积极投身学校隔离点改建;自主创业的孙星,下沉社区从事志愿服务……他们,都在防疫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