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到年,改革开放迈入第40个年头。回首往昔,对比今朝,医疗卫生领域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从“赤脚医生”到顶级专家;再从乡村诊所到“医院”……40年的沧桑巨变,让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振翅起飞。
手术室曾备着手电筒和干电池
乔医院普通外科老专家,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40多年,医院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我年从天医院时,只有一栋3层的苏式建筑。但就是这样一栋面积不过万把平米的旧楼,却是甘肃省最大、设备最好、最‘洋气’的住院大楼……”40年前的情景,乔成钢仍历历在目,“那时,两台X光机和几台显微镜就是最先进的设备了。几间大屋子,装上无影灯,再加上一台监护仪,就是手术室。”乔成钢介绍,当时的普外科只有35张床,一年手术量就几百台,到年时也没超过50张床位,年手术量只有余台。那时,虽然能开展肝切除、胰头癌等高难度手术,但有些手术还是受到限制,因为环境和设备就达不到要求。他回忆说,有很多次正在手术时突然停电了,护士们就赶紧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照着,坚持做完手术。那时候,医院的手术室都必须储备手电筒和干电池,保证电筒状态良好是每个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责。
“每次手术时,最难受的是满屋弥漫着浓烈的甲醛味,一台手术下来,眼睛鼻孔都被刺激得通红。但为了手术台上的病人,医生护士只能默默坚持。”乔成钢回忆说,那时没有现在的千级、百级层流手术室,手术室都是木门木窗,为了保证手术室洁净,护士每次手术前都用大剂量的甲醛液喷散消*。
还有,当时手术室老旧的电梯经常出故障,时而罢工停转。为了保证手术病人能安全,医院就在楼外侧架设了“之”字型的露天通道,这样就可以把病人用手推车推进手术室。春秋还好,一到冬天时,为了给手术后的病人保暖,护士就拿两床三床的被子给患者盖。有一次,一个术后病人竟然给裹了4床被子来保暖。
“当时,一个阑尾切除术至少得住一周;胆囊切除住10到15天,稍大的手术住半月一月的很常见。”乔成钢介绍,从医院在全省开展首台腹腔镜微创手术以来,现在几乎所有的普外科手术都可用微创的腹腔镜来做。近几年,随着微创及快速康复技术的普及,现在外科像疝气手术当天就可出院;阑尾、胆囊切除两到三天出院;胃切、肝、胰等大手术第二天下床,一周到10天出院。病床周转率的提高,带来的是就诊量、手术量的大量增加,仅年,医院门诊人数突破万人次,完成了3.7万台次各类手术,比40年前增加近40倍。
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兰州医疗学科建设和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这些所谓的“老三件”已不再是诊疗的主要“设备”,螺旋CT、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核磁共振仪以及3D打印、手术机器人等先进医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各类传染病、院内感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在介入治疗、核医学、重症监护、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多项代表当今诊疗技术发展方向的领域,取得了突破。
“智慧医疗”让看病方便了许多
40年来,与医疗技术同步提高的还有医疗卫生资源的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方便性明显改善。
年12月7日上午9时许,在甘肃医院门诊大厅,家住雁滩安居小区的袁大爷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一台自动挂号机前,拿出就诊卡和身份证,插卡、扫描身份信息,在触摸屏上点击,选择呼吸科虎维东副主任医师。系统自动支付挂号费后,顺利拿到就诊号。然后,女儿搀扶着袁大爷乘自动扶梯来到2楼就诊。把挂号单递给分诊台护士后,袁大爷坐在大厅椅子上候诊。大约半小时后,电脑语音提示袁大爷去诊室应诊。
听诊后,虎医生怀疑袁大爷患上了肺炎,开了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单。在分诊台旁,袁大爷的女儿直接将就诊卡插入机器自动缴费,随后带袁大爷抽血、拍片。30分钟后,血常规化验结果出来了;40分钟后,扫描检验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