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血常规正常值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的数值。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生活中,很多人身体出现问题后,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医生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的分布,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某些疾病,这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检查
1、白细胞主要是了解是否出现细菌的感染、病*的感染或者血液性的疾病。
2、红细胞主要是了解是否出现失血后的贫血情况,或者因为腹泻、脱水等原因,出现红细胞增高。
3、血红蛋白主要是了解贫血的情况,血红蛋白越低,贫血越严重。
4、血小板是了解是否出现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如果血小板增高,见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详细说明:血常规28项有哪些项目
1、白细胞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体的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
2、红细胞系,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内容。
3、血小板,包括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大小、分布宽度等内容。
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疾病?若4项指标升高,或需引起重视
白细胞数量增加
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类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中任何一种数量增高都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升高。
各种病菌导致的急性感染如肺炎、阑尾炎等,严重的组织损伤如大型手术、心肌梗死等以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病因都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各种病*感染性疾病如水痘、肝炎等和某些传染性疾病恢复期可导致患者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另外,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等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病因。
红细胞指数升高
血液科有一种疾病叫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
由于骨髓的红系祖细胞无序增殖,产生大量的红细胞,会引起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高,并产生高血压、高血容量、胃溃疡、胆囊结石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人体危害较大。
另外,红细胞计数较高,还会导致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这是由于血液流动速度与正常的红细胞数量有关系。
如果红细胞数量过多就会影响到血流速度,速度减慢后,血小板的正常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相比其他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血栓。
淋巴细胞指数升高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部分,这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年人而言,淋巴细胞的正常值是-个/μL。
淋巴细胞增多可以见于感染性疾病,也可以见于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导致淋巴细胞增多主要是病*感染,比如EB病*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感染、麻疹、风疹、病*性肝炎等。
也有些感染并不是病*感染,但也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增多,比如弓形虫感染、布鲁氏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非感染性疾病导致淋巴细胞增多可以见于肿瘤性疾病,比如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以见于移植排斥反应。
血小板值的波动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x10^9/L,超过x10^9/L则称为血小板增多。
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很多,轻度升高一般不会有危害,大于0x10^9/L时则发生血栓的风险较大,如脑梗塞、深静脉血栓等。
血小板明显升高最常见的疾病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虽然进展缓慢,但有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可能,如骨髓纤维化等。
检查血常规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不要吃食物,保持空腹,可以喝少量的水,尽量避免服用药物,以免会对检查结果有所干扰。
检查中: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
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